保健食品生产新国标将出台 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有效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将于近期发布。2025年8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为期5年的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成果。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0年4月起,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委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强化全程监管、压实各方责任、严打违法行为和加强科普宣传等组合拳,实现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查办各类案件3.1万件,罚款5.4亿元,有效遏制了行业乱象,“购买保健食品认准‘小蓝帽’”的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刘松涛指出,专项整治行动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在事前准入环节,严格实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规范功能声称和标签说明书;事中生产环节强化许可审查和体系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良好生产规范;事后监管通过日常检查、飞行检查和抽检监测相结合,5年来全国共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

我国保健食品实施注册和备案双轨制,相关制度对于助推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审评中心主任耿欣介绍,对使用中药材等复杂原料的产品实施严格注册管理,对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安全性确切的产品实行备案管理。通过科学评估,已发布85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辅酶Q10、大豆分离蛋白等10种功能性原料目录,纳入目录的原料可按备案程序上市。

耿欣指出,全国保健食品备案监管平台实现智能化审查,企业可在线申请、跨省通办,符合要求的备案凭证即时打印,大幅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例,纳入备案目录后企业无需再经漫长注册审批,显著降低制度性成本。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注册证书1.4万件、备案凭证2.3万件,形成“备案是多数、注册是少数”的高效管理格局。

记者注意到,即将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升级强化源头管控,有助于以技术规范引领行业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指出,新标准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原料管理方面,针对非纯化的发酵产物原料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了索取此类原料菌株或菌种鉴定、遗传稳定性、安全性等证明材料或报告的要求,并要求企业如果自行生产此类原料时,应建立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使用原料的安全性和功效。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新标准强调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链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例如,要求企业开展生产过程验证,从而确保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达到预期效果,并明确企业应根据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及作业区清洁程度验证情况,确定生产环境指标的合理监控频次,以保证生产环境能够持续满足标准要求。

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的规范与注册备案要求紧密衔接,为监管提供更明确的执法依据。宫国强表示,将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企业落实全链条风险管控,实现“风险源头管控、过程严管”,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有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A股,重要指数调整!发布时间:2025-08-29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