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SMM主办的2025(第十四届)SMM硅业峰会-主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 吕锦标围绕“2025年多晶硅产业市场回顾与展望”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目前来看,多晶硅价格不低于成本价售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他认为,当前多晶硅市场优质产能过剩,唯有自律减产,以销定产才能走出困境。而龙头企业正是率先自律的典范,多晶硅企业在价格回弹后需仍然坚持限产,珍惜来之不易的微利时代。 在本次分享中,首先,吕副主任为嘉宾介绍了2025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分布的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多晶硅存量年产能总计353.5万吨,延期投产的年产能在88.5万吨左右。 2025年上半年延续低负荷运行 2025年1-7月多晶硅合计产量70.5万吨,同比减少49.5万吨,降幅41%,整体上半年多晶硅产量延续低负荷运行。 1-6月价格持续低迷,7月反弹 从多晶硅2025年以来的价格走势来看,2025年1~6月份,多晶硅成交价格持续低迷,直到7月才正式迎来反弹,那这次的反弹能否持续? 中国多晶硅主导产能扩张(2021-2023) 数据显示,中国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预计到2025年,中国多晶硅产能或将达到350万吨/年左右。 海外多晶硅持续萎缩: 德国瓦克:德国基地6万吨+美国基地2万吨; 韩国OCI:马来西亚基地3.5万吨 。 整体来看,中国多晶硅主导全球多晶硅产能的扩张。 供需失衡多晶硅价格跌落现金成本(1-12/2024) 在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N型颗粒料的价格甚至已经跌至现金成本以下,N型硅棒料的价格也已经贴近现金成本线。 以供给侧调整为主导 为改善多晶硅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市场可以以供给侧的调整为主要导向,通过以下方式来改善这一情况: I. 限制新增产能 II. 存量产能退出 III. 规范招标 IV.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V. 知识产权保护 行业认同,同舟共济,信心传递 而政策面也在持续助力光伏行业“反内卷”: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7.1中央财经委会议 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7.3工信部光伏企业座谈会 8月19日,工信部等6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一是加强产业调控 强化项目投资管理,市场化法治化推动 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三是规范产品质量 四是支持行业自律 关于硅料产能承债式收购方案 I. 背景 低价竞争无法实现去产能 II. 基本框架 “承债式”收购 III. 进展 收购方、被收购方达成一致;金融资本积极参与;下游希望上游推动价格回升成本线的行动; IV. 难点 收购谈判 为什么看好? 1、龙头企业董事长(创始人)亲自推动 2、自律公约推动立竿见影 需求引导下的自律限产 数据显示,自2014年到2024年的十年间,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攀升,不过2023年到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振幅明显放缓,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在530GW左右,同比增幅达35.9%。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其整理如下: 需求指引 总量控制 :多晶硅:160万吨 ,硅片:700吉瓦,电池:650吉瓦 ,组件:600吉瓦 硅料端下半年产量:160-60-30=70万吨 需求引导下,多晶硅企业开启自律限产,预计下半年硅料端产量有望降至70万吨左右。 产业链价格传导(1-8/2025) 自7月上游原料多晶硅价格逐步上涨以来,其价格的涨势已经传导至硅片、晶硅电池端,组件端虽然没有出现像是硅片和晶硅电池那样的全面上涨,但随着成本支撑的增强,部分组件产品价格也有所上调。不过考虑到终端企业的接受心态,高价组件传导略受阻。关注后续产业链的价格具体传导情况。 下半年供需关系调整与价格走势展望 I. 价格不低于成本形成共识,逐步传导 II. 优先消化库存,以销定产 III. 从年度总量控制细化到季度月度控制;从控产量上升到控销量 IV. 长期坚持低负荷,低利润运行 结论 整体来看,当前多晶硅市场优质产能过剩,唯有自律减产,以销定产才能走出困境,龙头企业是率先自律的典范,待到价格回弹后仍然坚持限产,珍惜来之不易的微利时代。 》点击查看2025(第十四届)SMM硅业峰会专题报道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