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9日起,美国将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届时小额包裹需缴纳适用的所有税费。受此影响,多国近来陆续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日本邮政公司近日宣布,从8月27日开始,除信件、明信片和100美元以下的个人礼品外,暂停向美国发送邮政包裹。8月26日,澳大利亚邮政公司、瑞士邮政公司和保加利亚邮政公司也先后暂停接收寄往美国的邮政货物,保加利亚邮政声明暂停原因是美国政府变更进口货物清关措施。 早在上一周,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芬兰等不少欧洲国家邮政机构均表示,由于美国政策执行细节不明确,系统调整时间不足,已采取暂停向美国发送部分包裹的措施。多国邮政公司表示他们正在研究解决方案,以确保尽快恢复服务。 据悉,美国的“最低限度免税待遇”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衷是为联邦政府节省对零售价值1美元及以下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时间与成本。现行免税政策支持者认为,该政策不仅促进贸易便利化,更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低廉的商品。 然而,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免税低价的进口产品是导致美国持续巨额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白宫事实清单指出,美国2025财年截至6月30日免税运输量达3.09亿件,较2024财年的1.15亿件大幅增加。特朗普政府表示,最低限度免税待遇导致美国财政收入遭受了重大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次出台的关税新规实质上释放出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升级的危险信号,这一举措将对全球贸易和零售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智库凯托学会指出,当前新规已使全球物流体系陷入混乱,并将在行政层面引发一系列复杂的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马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暂停最低限度免税待遇首先波及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小企业和物流提供商,以及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当前,面向美国市场的各国中小企业需要对其运营策略进行系统性调整,并重新评估采购模式。此外,企业还须针对每批低价值货物提交海关申报条目,升级运输平台系统以核算适用关税,投入更多人力与资源处理相关文书工作,运营成本显著提高,利润也会相应被压缩。 马伟认为,该项新规最终的受害者依然是美国消费者。“许多小额包裹是美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购买的商品,暂停最低限度免税待遇之后,企业很可能转嫁新增关税成本,提高商品售价,清关时间也会更长。”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