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王”诞生! 8月27日午后,寒武纪进一步走强,一度涨约10%,股价最高报1464.98元/股,一度超过贵州茅台,总市值超6000亿元。 8月26日,寒武纪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资料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政策方面,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行业方面,8月21日,DeepSeek在其官宣发布DeepSeek-V3.1的文章中提到,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另外,V3.1对分词器及Chat Template进行了较大调整,与DeepSeek-V3存在明显差异;DeepSeek官微在置顶留言里表示,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南方基金认为,此举印证国产芯片设计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征途上再次迈出强有力一步。 此外,上周OpenAI CEO表示希望在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开发和运行AI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南方基金表示,此次OpenAI扩容再度印证大模型商用进程加速将直接驱动超大规模训练集群建设需求,而未来国内厂商势必将占据一席之地。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原生创新企业的成功全面验证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以及中国教育体系的成功。诺安基金表示,预计未来像这样有潜力“改变世界”的硬核创新,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出现,“这将改变全球市场对于中国科技资产的预期,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有望迎来系统性的估值重构”。 高盛日前上调寒武纪的目标价50%至1835元/股,称主要原因为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寒武纪研发投入增大。分析师Verena Jeng等人在报告中将公司2025年—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9%、28%和29%,以反映更高的AI芯片出货量。报告称,8月中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宣布包括寒武纪在内的8家公司通过了DeepSeek适配测试,再次印证了该行对寒武纪强大研发能力的积极看法。 浙商证券指出,出口管制倒逼本土创新崛起,中长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线,政策与应用倾斜将持续利好本土厂商。 中信证券也表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综合自:行情、公司公告、券商中国等 校对:吕久彪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