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持续流入港股的南向资金罕见净流出约146.82亿港元,恒升指数当天上涨0.17%,也大幅跑输上证指数1.04%的涨幅,今年持续领跑的港股会被A股赶上吗? 截至8月20日收盘,恒生指数今年累计上涨25.45%,领先上证指数12.37%的涨幅。但过去一个月,上证指数涨幅接近6%,而恒生指数仅为0.69%。在这背后,港元汇率、港元拆息近期迅速飙升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 8月18日〜19日,1个月香港港元银行同业拆息(HIBOR)连续两天分别上涨56个基点,报2.574%,创近3个月新高。香港金管局(下称“金管局”)的猛烈“抽水”是主因。 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师赵文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因港元汇率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为稳定港元汇率,再次入市干预,先后于8月13日、8月14日买入70.65亿港元和33.76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于8月15日减少至537.16亿港元。今年6月以来,金管局已12次承接港元卖盘,累计承接1199.7亿港元,相当于今年5月初注入1294亿港元流动性的92.7%。 先“放水”,后“抽水”,一顿操作下来,港元汇率、港元拆息直线飙升。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对冲基金纷纷平仓此前做多美元对港元的头寸。多位交易员和业内人士预计,港元仍有升值空间,利率回升可能把压力给到港股,A股在2025年余下时间很可能追赶上港股的表现。 港元港息急升 8月20日,美元对港元报7.8142,已经脱离了7.85的弱方兑换保证,而且港元的这波升值是从8月13日开始突然启动,伴随着利率的反弹,市场措手不及。 从8月13日到8月19日,1个月HIBOR的水平分别是:0.91036%、1.04524%、1.45095%、2.01393%、2.57417%,利率涨势飞快。 过去多次HIBOR暴跌基本都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关。由于金管局必须将美元对港元的汇率管理在7.75至7.85的区间内,一旦港元接近挂钩区间的边界,金管局就会进行干预,通过卖出港元(当港元走强时)或买入港元(当港元走弱时)来防止其过强或过弱。这会改善或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最终影响同业拆息。 例如,美联储2020年3月开启降息后,利率一度降至0~0.25%水平,香港基础利率同步下调,加之避险资金流入香港,港元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卖出港元,流动性增加,1个月HIBOR一路降至2021年的0.06%左右。 今年以来,HIBOR的涨跌还受到中国自身原因影响。目前,港元HIBOR的飙升已经是自今年5月以来的第二次轮回。5月初,由于美元整体走弱,亚洲货币大涨,港元也受到拉动,美元对港元触及联系汇率区间7.75的强方兑换保证。这促使金管局入市干预,卖出港元、买入美元,令香港银行体系结余激增近3倍,带动港元短端利率大幅下跌。 充沛的流动性和超低的利率助推了港股牛市。今年初至6月5日,流入港股的南向资金高达6591.04亿港元,逼近2024年的全年流入量。但这也导致市场对港元的兑换需求明显提升,加大了港元升值压力,从而导致金管局不得不加大干预力度,强势释放港元流动性,缓解了港元的升值压力。 直到最近,HIBOR再度大幅回升,港元反弹。这也缘于金管局再一次的反向操作(收紧港元流动性)。 赵文利告诉记者,只有当结余缩减至500亿港元左右时,港元汇率、港元拆息才会有显著上涨,港元贬值压力才能缓解。鉴于银行体系总结余已减少至537.16亿港元,且港元脱离7.85弱方保证,叠加美元港元息差显著收窄,套利交易逐步减弱,预计港元汇率、港元拆息具备进一步走强的条件。 “之前的HIBOR利率太低了,虽然近期反弹幅度比较大,但也算是均值回归。”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告诉记者。 对冲基金平仓港元空头头寸 各大机构预计,短期美元对港元将继续下行,港元可能逐渐迈向强方兑换保证处。 “美元对港元可能迈向7.75〜7.85区间中轴7.79附近,或略低于该水平震荡。我们认为,套利交易平仓已导致美元兑港元从7.85跌至7.80,若美元进一步走弱,叠加IPO活动升温及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入增加,美元对港元可能面临更大下行压力,进而迫使更多空头头寸平仓。”巴克莱银行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对记者表示。 套利交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自今年5月以来,美元对港元套利交易(做多美元对港元)逐步推高汇率,使港元对美元汇率触及7.85。初期市场对此反应平淡,原因在于,尽管银行体系总结余从高位回落,但仍处于相对充裕水平,尚未引发港元流动性收紧,且港元HIBOR曲线短端始终维持负点,套利吸引力显著。 然而,当前市场情绪已开始转变。张蒙表示,银行体系总结余从今年6月末1764亿港元的峰值已降至当前的536亿港元,距离今年1〜4月(5月美元对港元处于7.75水平、总结余开始累积前)的440亿〜480亿港元区间仅差不到100亿港元。 近期套利头寸平仓,既是港元流动性收紧的结果,也与本周四(8月21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前的主动风险管理有关。由于此前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疲软,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因而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预计今年9月开始可能多次降息25个基点,使得明年利率回落到3%〜3.25%区间。 巴克莱银行美国团队认为,短期美国利率可能维持波动。经济学家指出,风险在于,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过于乐观,此次年会或释放“纠偏信号”。 港股开始跑输A股 由于港股今年涨幅可观、领跑全球,因而期积累了大量盈利盘,再逢如今利率反弹,这也导致港股承压,A股牛市的启动更是分走了港股人气。 过去一个月,上证综指涨幅接近6%,而香港恒生指数为0.69%。 高盛中国股票销售主管在发给客户的笔记中表示:“虽然很多人今年都在关注港股IPO和其显著跑赢的表现,但我个人认为,A股在2025年余下时间很可能追赶上港股的表现。” 短期而言,市场并不认为A股牛市气氛会退散。随着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成交量持续维持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市场情绪明显升温。 “资本市场定位的明确、关税波动时‘国家队’的及时出手,包括近期的生育政策、‘反内卷’相关举措,方向都很贴合市场期待。方向对了,市场就算短期回调,也更可能是过热后的休整,而非趋势反转。”加拿大外资公募宏利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孟杰对第一财经表示。 在孟杰看来,更核心的是市场的结构性分化,表面看指数新高,但内部差异极大。一方面,有产业趋势的板块,比如人工智能确实在领涨,这与2020年的半导体、2021年的新能源类似,只要产业趋势明确,就是牛市的天然载体。但另一方面,大量标的还在底部,比如之前提的化工,还有地产链、建材等领域的不少公司,估值、股价都在历史低位。“所以整体看,这个市场不能离场。有产业趋势的板块能提供向上动力,底部标的又有安全垫。”他表示。 就港股而言,尽管机构情绪更趋谨慎,但牛市趋势依然维持。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9500亿港元,创下年度净流入额的历史新高,接近去年全年总量,远高于往年水平。2025年上半年,香港证券交易所IPO募资额达139亿美元,领跑全球市场,超越排名第二的92亿美元募资额的纳斯达克。各界预计,降息周期启动后,更具周期敏感性的行业有望受益,当前涨势或将从科技和金融板块扩展至其他领域。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