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占领8万点大关未果后,沪铜就展开了宽幅震荡,尽管7月下旬曾再度挑战但也未能成功,近期振幅更是逐渐缩小。 最近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有所反弹,矿端紧张情况出现明显缓和了吗?近期国内铜社会库存出现回升迹象,美铜库存仍在攀高,伦铜库存则变化有限,预计未来全球铜将如何流动?国内累库状态会持续吗?目前沪铜延续区间震荡格局,“金九”旺季即将来临,如何看待后续铜价走势?文华财经【机构会诊】板块邀请沪铜期货专家为您深入阐述。 【机构会诊】:最近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有所反弹,矿端紧张情况出现明显缓和了吗? 山金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 王云飞:受额外的精矿供应进入市场影响近期国内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有所抬升。截止18日当周国内铜精矿现货TC报-37.67美元/吨,较此前一周上涨0.33美元/吨。从消息来看近期的铜精矿增量主要来自于7月开始运出的第一量子巴拿马尾矿以及印尼自由港PT Smelting冶炼厂故障后来自Grasberg矿山的约10万吨铜精矿。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受冶炼过剩的影响铜精矿紧张的情况可能难以快速缓和,加工费保持低位仍是大概率事件。 银河期货铜研究员 王伟:8月初印尼PT Gresik计划检修2-4周,但因制氧设备故障检修期被延长,使得Grasberg矿多达10万吨的铜精矿被释放。同时冶炼厂原料库存相对充足,矿端紧张情况阶段性缓解。但整体来看,今年矿的增量在30万吨左右,矿端的问题难以扭转。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肖静: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6月以来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转入触底阶段,SMM加工费指数(周度)最低-44美元;8月以来进口TC抬升趋势更加明显,但加工费综合指数上调到-37美元水平。月内进口矿加工费反弹,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中长期因素上,一季度龙头矿企、主产国铜精矿产量增速表现偏弱后,二季度铜精矿产出有季节性回暖。不过,需要注意,二季度艾芬豪与紫金在刚果(金)合作的Kakula地下矿因矿震或设计原因大幅下调了2025年增产目标、三季度智利Codelco旗下El Teniente运营也受地震伤亡事故影响预计损失2-3万吨铜,若按ICSG 4月对今年铜精矿产出做出的增加2.3%至2351万吨的预测,下调年度精矿产出增量预期的概率较大。另外,市场对2026年铜精矿供应增量的预判也将影响今年余下时间TC的交投重心,目前以预计2026年全球铜精矿继续释放较大增速产量为主。同时,经历2024、2025年精炼铜产能产量规模的扩产,普遍认为明年精铜产量增速预期会低于矿端。中长期矿端平衡暂时有助于铜精矿加工费的触底。其次,2025年虽然金银副产品价格延续涨势、国内硫酸价格成交长期处在高位,但海外炼厂的盈利空间受到极大挑战,除南美、澳洲部分中小冶炼产能传出减停消息,日本大型铜冶炼产能也考虑下调年度产出目标。与中国铜冶炼产能相比,在极端负加工费条件下,海外单体铜冶炼产能存活压力更大。再次,近期印尼自由港旗下PT Smelting冶炼厂的制氧设备出现故障,使得Grasberg矿近10万吨铜精矿需要通过出口释放,这显著缓解了现货市场TC报价,据传这部分精矿有-10到-20美元的加工费成交情况。整体,矿端紧张确实有较上半年缓和,但更显著的改善,还要聚焦今明年,尤其2026年铜精矿整体供求平衡。由于再生铜区域溢价升温,进口需求更加抢手,倾向炼厂年度加工费谈判仍处相对被动局面。 【机构会诊】:当前国内精炼铜供应情况如何?后续矿紧和冷料紧张会限制冶炼厂开工吗? 山金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 王云飞:从数据看今年上半年中国精铜供应约775万吨,同比增长7.56%,主要受到产量增长的拉动。除6月当月国内自产铜比例不及24年同期外,上半年国内单月产量占供应比例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根据ICSG的数据显示1-5月全球精铜供应增速仅略高于2.2%,年内海外精铜产量呈现大幅减少。 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们认为后续铜精矿的供需不会较前期消费强势的阶段更加紧张。此外从成本看国内冶炼相比海外更具优势,因此后续开工仍有保障,预计不会出现因原料供应不足导致的开工大幅下降情况。 银河期货铜研究员 王伟:9、10月国内冶炼厂进入集中检修阶段,产量或阶段性的下滑,不过美国232落地后,国内进口货源流入增加,对供应形成补充。原料供应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冶炼厂增量,尤其是海外冶炼厂,在亏损的情况下,停产、减产可能增加。国内冶炼增量将明显低于1-7月,但整体仍会保持相对高的产量。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肖静:今年国内精炼铜产量在夏季较集中的检修淡季中未现放缓,SMM 7月精铜产量单月创出117.4万吨记录高位,环比大增3.94万吨;1-7月国内精铜累计产量增加82.08万吨,增幅达到11.82%。不考虑出口,1-7月国内未锻轧铜及铜材累计进口311.3万吨,累计同比减少2.6%。从精炼铜表观供应角度,增量增速主要由国内产出贡献。接下来,美国铜行业关税扰动降温背景下,进口货源逐渐充足;而国内炼厂三季度原料囤货较足,但铜精矿港口库存较低,普遍预计8月国内精铜生产能够基本维持绝对高位,仅有小幅环降,9-11月可能因检修或排产影响精铜自产量可能有持续环降风险,但整体看国内精炼铜供应的主动性更强,能够维持较充足供应。另外,近期再生铜原料持续偏紧,精废价差报价经常徘徊在千元水平,除进口废料供应压力,夏季部分再生铜主产省份产量再次受政策梳理“补贴”以及“反向开票”影响,开工率较低。不过由于精铜产能竞争性更高,目前冷料供应紧张尚未影响到精铜产量。淡季中,再生铜材难以开工,对精铜消费形成一定替代作用,支持了精铜现货报价的坚挺以及现货端的升水报价。 【机构会诊】:近期国内铜社会库存出现回升迹象,美铜库存仍在攀高,伦铜库存则变化有限,预计未来全球铜将如何流动?国内累库状态会持续吗? 山金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 王云飞:从需求趋势看下半年全球精铜需求重心预计仍在国内,海外或维持2020年后延续的全年前高后低趋势。从政策影响看特朗普取消精铜关税后美铜库存已经很高,即使未来不重新流出也会减少其海外的直接需求,预计国内和LME库存将面临更大上行的压力,但实际累库与否仍受需求和季节性的双重影响。 银河期货铜研究员 王伟:国内库存回升主要得益于进口货源流入,后续国内冶炼厂集中检修且即将进入消费旺季,大幅累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美国232落地后,经历了前期的补库,预计非美地区库存将逐步增加,但整体累库速度和累库幅度将不及预期。目前美国仅对铜材等加征了关税,有利于加工企业回流,推动铜材企业提高开工率,增加对进口精炼铜的需求,1-7月超额进口的部分正常情况下可以用到年底,不过铜材开工率提高后,库存可使用时间将明显缩短。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肖静:美国对铜行业加征关税的具体对象落地后,美盘铜价短线跳水,美伦铜价快速收敛,前期持续流入美国市场的精铜实物套利活动通过直接贸易转手兑现获利的政策预期暂时消散,不过中长期美国对铜行业关税的调整仍有一定不确定性,倾向除非美国以外市场出现高现货溢价,已经流入美国市场的铜库存较难再次流出。伦敦市场铜库存8月变动有限,增加1万余吨在15.5万吨水平,但LME0-3月现货贴水已经扩至90美元以上,现铜紧俏已大为缓和。国内近两周铜市社库转为累库,倾向与经历高消费增速的上半年相比,市场对消费的观察怀疑更大,而整体供应端的稳定性更强,国内有一定累库空间,或者说“金九银十”小旺季去库空间有限。 【机构会诊】:目前沪铜延续区间震荡格局,“金九”旺季即将来临,如何看待后续铜价走势? 山金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 王云飞:我们认为当前铜价重心依然偏高,主要在于前期多重利好释放后仍未经历足够的调整,因此短期继续倾向看价格的回调。但长期而言铜的配置价值依然较好,下方支撑持续存在,此外叠加四季度美联储可能再次开启新一轮降息,因此同样不建议过分追空。预计未来半年时间铜价将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 银河期货铜研究员 王伟:家电、汽车等行业需求边际走弱,风光发电进入瓶颈期,电线电缆行业是支撑消费的关键,若价格维持在当前的水平,消费或旺季不旺,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后期,除基本面以外,美联储降息节奏以及中国“十五五”规划也是影响价格的关键。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肖静:铜价持续震荡,相较外盘,消费淡季国内现铜报价与升水的韧性较强,但同时上方阻力表现更加显著,沪铜加权整体持仓持续收敛,市场缺乏趋势主线。沪铜在较高位区反复震荡,仍在影响下游采购意愿,且当下需求支撑主要依靠电网订单。跟踪家电产量与出口数据,淡季环降明显。倾向美国关税政策对该国及全球实体制造业指标的负面影响逐渐显性,倾向铜价有震荡重心慢慢下移的风险,如伦铜9450-9200美元。 (文华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