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江苏宜兴窑湖小镇已氤氲着紫砂特有的温润气息。这座总投资130亿元、规划面积达2万亩的主题乐园式度假综合体,自2024年12月28日开园以来便持续升温——日均客流超万人次,2025年暑期更以51万人次接待量惊艳长三角文旅市场,其中90后游客占比达35%。近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走进这片热土,探寻千年窑火如何点燃体验经济新引擎。 文化根脉滋养创新沃土 站在龙窑街青石板路上,阵阵陶轮转动声与游客欢笑声交织成独特的交响乐。“宜兴是‘陶的古都’,更是苏东坡笔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见公至今尔’的精神原乡。”窑湖小镇媒体传播经理项莉芳轻抚展柜中的宋代陶片介绍道,“我们以‘窑’为核心,将山、水、陶、竹、茶等自然禀赋与梁祝传说、东坡雅趣等文化基因深度融合,让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场景。” 这种深度挖掘在自在谷得到生动诠释。鱼鳞坝溅起清凉水花,孩童追逐着溪流中的锦鲤;亲水露营区飘出咖啡香气,年轻人举着紫砂手冲壶品味慢时光;当夜幕降临,梦幻蓝色晶溪化作舞台,光影与水流共舞,演绎着现代版的“明月松间照”。 传统技艺邂逅青春表达 在沉浸式陶艺工坊,来自上海的年轻情侣正专注地为他们的定情信物塑形。“以前觉得紫砂很‘老派’,没想到亲手拉坯这么解压!”女孩展示着尚未烧制的陶胚,眼中闪烁着兴奋。这正是窑湖小镇破解传统文化传承难题的关键——通过“文化轻量化”和“场景再造”,让古老技艺焕发青春活力。 “我们把紫砂元素植入消费全流程。”项莉芳指着咖啡馆里陈列的紫砂手冲器具说,“从民宿定制茶具到市集上的釉彩夜灯,从亲子捏塑体验到‘一杯一生’情侣课程,传统技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融入生活的时尚单品。”数据显示,这类互动体验项目的复购率高达67%,成为留住年轻客群的秘密武器。 文旅融合激活经济动能 暮色中的窑湖小镇华灯初上,紫砂主题市集人头攒动。一家陶艺工作室门口,店主老周忙着打包快递:“自从小镇开业,我的订单翻了三倍,很多游客都会带件作品回去。”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目前小镇已带动当地新增23家主题民宿、8家紫砂工作室,创造超1000个正式就业岗位。 “过夜客占比90%是我们最骄傲的数据。”项莉芳翻开运营报表,“游客白天制陶、傍晚逛市、夜晚住窑工客栈,形成12小时消费闭环。周边农家乐的土鸡汤、竹海间的民宿,都成了这条产业链上的珍珠。”据统计,每位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人均消费突破千元,真正实现了“一人游玩,全家受益”。 夕阳西下,新开窑的龙窑前围满游客。随着窑门缓缓开启,炽热的火光映照着人们期待的脸庞。这团燃烧了千年的窑火,如今正以全新姿态照亮宜兴的转型之路——从传统“陶都”到长三角微度假目的地,从单一产业到文旅融合生态圈,千年文脉正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责编:潘华 一审:戴彪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中国江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