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SMM主办的2025SMM锌业大会-热镀锌产业发展与技术革新论坛上,SMM黑色咨询项目经理李玥围绕“全球光伏支架产业:市场重构与价值跃迁”的话题展开分享。她表示,SMM预计,2020年到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34%左右,但是2025年到2030年,SMM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或放缓,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在6%左右。不过新兴市场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蓬勃发展,推动光伏支架市场的需求增长,此外,新型材料正在快速替代热镀锌,广泛应用于各类光伏支架安装场景。那么面对光伏增速放缓、本土化供应链要求及成本压力,中国企业如何破局?下文SMM将为您详细阐述...... 01 市场现状:全球光伏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黄金期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新兴市场贡献主要增量 SMM预计,2020年到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34%左右,但是2025年到2030年,SMM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或放缓,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在6%左右。中国、美国、中东以及北非等新兴市场将贡献主要增量。 2024年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为2247GW,34个国家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GW,23个国家装机总容量超过10GW。 新兴市场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蓬勃发展,推动光伏支架市场的需求增长 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发电引领全球安装,SMM预计2030年集中式光伏电站在光伏电站总量中的占比或将高达57%,全球光伏支架的需求规模或将达到360GW左右。2030年光伏电站的总数量或将达到840GW上下。 中国在建及规划跟踪支架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西班牙、美国、巴西、 印度及中东北非等国家(区域)位居其后。 02 市场格局:行业加速整合,中国企业强势崛起 政策支持两极分化,全球光伏产业链危机与机遇并存 美国: 特朗普政府发布《重振美国清洁煤行业》 行政命令,联邦资金支持和资源可能从太阳能领域抽离,转而投向传统能源,不过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电力需求与GDP绑定,算力中心、AI产业的扩张需要大量电力,而传统化石能源电站建设周期长,短期内仍需依赖风光储。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对IRA的重大调整让市场信心受挫,这包括:1)于2029年逐步取消清洁能源投资和生产税收抵免条款;2)在生产税收抵免中增设“外国实体投资份额限制”,这将直接冲击光伏、风电和电池产业链。 欧盟: 2024年通过《净零工业法案》,设立“可再生能源加速区”,简化许可流程,计划到2030年,在光伏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光伏制造规模至少达到30GW。同年通过《建筑能效指令》,要求所有新建筑需具备“太阳能适配性”,并对安装做出明确要求。 2025年5月,欧盟颁布《净零工业法案》新规,其中确立了具有约束力的本土化生产目标,规定到2026年,欧盟成员国须确保光伏组件、电池及热泵等新能源设备的年度部署需求中,有固定比例来自本土制造, 预计至2030年将本地净零技术制造能力提升至欧盟市场需求的至少40%。 印度: 2024年,印度提出《总理太阳能家庭计划》和《国家电力计划》等计划,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280GW太阳能装机容量,这意味着自2025年开始年均需30GW新增装机量。 印度正通过"双轨并行"策略加速光伏产业本土化进程:一方面筑起贸易壁垒,通过加征进口关税、实施ALMM(清单认证等措施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入;另一方面则推出PLI(生产挂钩激励)计划等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刺激本土光伏制造产业链的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这种"限制进口+培育本土"的组合拳正在重塑印度光伏产业格局。 中东非洲: 沙特提出“2030愿景”规划,预计自2024年开始每年新增20GW光伏装机,土耳其宣布到2030年装机容量达30GW;阿联酋推进全球最大单体电站(5GW)的建设,中东光伏投资规模未来5年或超千亿美元。 中东北非地区正通过关税政策和"白名单"制度加速光伏产业本土化进程。然而,由于当地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储备有限,这些国家在短期内仍高度依赖中国光伏供应链体系。这一现状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加快在该地区的投资布局,通过本地化生产来应对贸易壁垒。 行业集中化趋势加速,中国企业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企业海外建厂应对政策风险,光伏支架制造从中国转向中东北非、拉美地区。 03 生产材料:新型材料加速普及,性能更优、成本更低 新型材料正在快速替代热镀锌,广泛应用于各类光伏支架安装场景 锌铝镁镀层钢在显著降低镀锌成本的同时大幅缩短交付周期,助力光伏支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 后发赶超,中国锌铝镁镀层钢贡献近半的全球产能,以中低铝产品为主 SMM预计,2024年到2030年,全球锌铝镁镀层钢的产能有望以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2030年有望达到5200万吨左右,中国锌铝镁镀层钢产能有望增至2500万吨左右,贡献近半的全球产能。而锌铝镁镀层钢产能后续也将以中低铝产品为主,2030年中低铝产能占比有望达到90%左右。 全球本土化浪潮下,中国锌铝镁镀层钢的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中国锌铝镁镀层钢卷出口格局 04 中国企业如何破局? 面对光伏增速放缓、本土化供应链要求及成本压力,中国企业如何破局?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采取“海外区域总部+服务中心+本地化生产基地”的属地化战略布局,能够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强化交付能力,目前已在印度、沙特、巴西等地建厂,海外跟踪支架年交付产能超10GW。 重点打开跟踪支架业务 技术创新推动跟踪支架需求爆发,关键成本差距从0.6元/W大幅收窄至0.1-0.2元/W,行业迎来经济性拐点,竞争优势凸显。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下,跟踪支架业务营收占比稳步提升,成为拉动企业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 毛利水平相比海外头部仍有较大差距 2024年,Nextracker以35%的营业利润率领跑行业,其成功源于两大核心优势:一是专注欧美等高技术溢价市场,二是凭借多年技术积累构建的竞争壁垒。这种"高端市场+技术领先"的双轮驱动模式,为其带来了显著的盈利溢价。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博通过海外战略布局在2024年实现了毛利率的持续提升。尽管与国际龙头仍存在差距,但其全球化拓展路径——包括新兴市场突破、本地化生产布局及技术快速迭代——为中国光伏支架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范式。 ① 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Nextracker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业务”计划,过去一年里已投资超4000万美元用于技术收购; 清源股份产品搭载AI气候响应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捕捉环境参数,动态调整跟踪角度; 中信博第二代跟踪系统AI算法已运用于阿曼项目。 ② 全球化战略布局 中信博矩阵式布局“三大洲6大基地+17个分支机构”,构建“海外区域总部+服务中心+本地化生产基地”模式提升交付效率、保证产能供应; 天合光能拥有N型全产业链一体化产能,抗风险能力较强,未来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规划建设产能的重要选项。 ③ 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商 中信博近年以“跟踪+”为核心构建“绿电+”智慧能源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多款产品通过TÜV集团认证; Antaisolar推出SolarAid平台,简化屋顶项目设计与报价流程,并结合欧洲差异化需求,开发全方位的光伏支架解决方案。 ④ 反内卷与产能优化 光伏行业即将迎来深度变革,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供需协同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光伏支架行业将经历产能优化整合,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最终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全球化运营能力的头部企业将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点击查看2025SMM锌业大会专题报道 |
23 分钟前
23 分钟前
23 分钟前
24 分钟前
24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