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杂诱导性描述、不良评论、不雅图片等,成为网络空间治理“隐秘角落” 暗示不良用途 ...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就出去丢一个,很解气”“重卡车的轮胎可以刺伤吗”……记者今天在某电商平台的铁蒺藜(三角钉)商品评论区看到,一些“买家”或在评论区分享商品使用经历或询问商品情况,原本用于安防等领域的这一商品被“买家”买来用于扎胎等不良用途。有的商家非但不制止,还隐晦地介绍这类商品“保密发货”“三角钉的优点是隐蔽性好,也就是会自动分开”。

电商平台上铁蒺藜商品评论区的这类乱象并不鲜见。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看到,一些商品的评论区俨然已成为不良信息汇集的“隐秘角落”。例如,弹弓、玩具复合弩的问答区,“能不能打鸟”“能打碎别人家玻璃吗”类似提问裹挟其中;微型摄像头商家用“录像不闪光”“藏起来不会被发现”等字眼暗示偷拍用途。

还有的平台商家评论区出现不雅图片。近日,河南一消费者在某旅行网站订酒店查看评价时,发现一张女性不雅图片,找酒店客服反馈删除这条评价,客服称好评、差评都删不掉,酒店没有权限,客人自己也删不了,而旅行网站则回应:用户评论都是系统自动审核,除非有人脸肖像或者骂脏话的会审核不通过,基本上都会通过。目前,经过协调相关图片已被平台下架。

据了解,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第八条、第九条以及相关电商平台管理规范,平台有责任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与管理,确保平台信息合法合规、积极健康。不过,当记者联系相关电商平台客服时,客服表示有商品和评论审核机制,称会积极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而商家则表示自己无权对不良评论进行处理,只能联系买家删除。

“可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完善举报处理流程,形成社会共治。”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指出,电商平台对自家平台上的商品信息及用户评论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定审核与管理义务,商品评论区出现不良信息是平台未能有效履行其主体责任的体现。而商家对自身页面内容包括诱导性描述和不良评论也负有管理责任,如发现不良信息应及时联系平台处理。买家如果发布违法信息,自身也需承担法律责任。

张永辉表示,在现行机制下,平台的被动应对,凸显了强化平台主动技术筛查、完善举报响应机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平台方必须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承担起内容生态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角色,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