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的威慑力再现。近日,沪市*ST华微、ST东时两家上市公司在先后进入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的停牌程序后,“一司一策”制定清偿方案,均在停牌期限届满前解决大额资金占用,累计清收金额近20亿元,切实化解了规范类退市风险,保护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权益。根据8月18日晚公告,两家公司股票将于8月19日复牌。 *ST华微:控股股东转让股份解决资金占用 *ST华微存在14.91亿元的资金占用,吉林证监局于2025年2月12日作出责令改正措施,要求公司在6个月内完成清收。该公司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金额高,各方协调复杂度高,面临较大的退市风险,并因未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整改,公司股票于8月13日起连续停牌,进入规范类退市程序。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持续督促下,*ST华微和相关方快速行动,形成了以控股股东转让所持全部股权并将所得资金直接用于偿还资金占用的解决方案,并于停牌期限届满前实施完毕。 责令改正期间,*ST华微控股股东上海鹏盛与亚东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依规推进22.32%公司股份的转让事宜,所得款项将直接支付给公司用于清收占用资金及利息共计15.56亿元。同时,公司2023年及2024年度权益分派中,已将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的现金红利1105.93万元全部抵偿其占用资金。 在股票停牌后,各方更是加快了资金占用解决的进程。截至8月15日,上海鹏盛与亚东投资之间的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公司收到亚东投资支付的15.56亿元。8月18日晚间,公司公告资金占用已经解决,规范类退市风险有效化解,公司股票将于8月19日复牌。 ST东时:引入重整投资人代偿占用资金 不同于*ST华微,ST东时的资金占用化解则是尝试了另外的解决方案。ST东时2024年12月19日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要求公司在6个月内清收全部被占用资金。2025年6月20日,因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ST东时开始停牌。公司自身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多数被冻结且被司法拍卖,自身缺乏清偿能力。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ST东时筹划通过预重整方式引入重整投资人代为清偿资金占用。7月10日,公司公告启动预重整程序,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明确重整投资人需协助公司清偿资金占用以尽快完成整改,保护股东利益。 2025年8月15日,复利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等10名重整投资人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签署了代偿协议,由重整投资人代偿占用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3.37亿元。此外,公司与重整投资人签署了债权转让协议,重整投资人购买公司对控股股东关联方桐隆汽车因占用非经营性资金所形成的债权0.50亿元。通过上述代偿及债权转让组合方式,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3.87亿元已全部完成清收。8月18日晚间,ST东时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8月19日复牌。 资金占用退市发挥威慑作用 资金占用曾是困扰资本市场的顽疾,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质量,使得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攫取利益的工具。2024年4月出台的退市新规重拳出击,将资金占用未按期偿还作为规范类退市的情形,限期不改坚决退市。 退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加有力推动上市公司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记者梳理发现,在责令改正及停牌期,上交所针对ST东时、*ST华微资金占用事项公开发函4次,除督促公司尽快清收占用资金外,均重申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将被依规终止上市。中证投服中心先后向两家上市公司发出股东质询函,督促公司、董事会等采取措施追讨占用资金,推动资金占用化解,维护股东合法权益。各方主体形成合力,持续督促资金占用解决,两公司均于停牌期间完成清收,规范类退市风险得以化解。 除ST东时及*ST华微外,在规范类退市的利剑高悬下,多家上市公司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清收方案。ST信通前期因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被实施规范类退市风险警示,已进入最后2个月整改期,其控股股东全力推进资金占用清收,先后以现金偿还占款5.68亿元,以资抵债偿还6048.54万元。此外,*ST摩登、中利集团、红太阳、新疆浩源、*ST三圣等通过引入投资人代偿、破产重整、债务豁免等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 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在多方的有力推动和化解下,资本市场存量资金占用公司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ST东时、*ST华微等公司提供成功解决资金占用的“一司一策”方案,同样也给存量占用问题公司以警醒——“占用必偿还,整改有期限,退市不免责”。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