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央视曝光的和田玉商家欺骗消费者的情况,2025年8月18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通报称,4名涉嫌和田玉造假人员已被控制。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记者接到群众反映,眼下一些销售和田玉的市场里,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谋取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石佛寺镇,是国内最大的和田玉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之一。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法从业者以青海料、韩料等低成本原料为基材,通过滚筒机修型磨光、化学试剂浸染着色等工艺,仿冒高端和田玉籽料;对含杂质的劣质玉料采用行业俗称“拔猴毛”的漂白技术处理,伪装为优质玉料销售。阿富汗玉外观与和田玉相似,价格悬殊,却被混入和田玉在直播间销售。 商家称,十几元的阿富汗玉配鉴定证书,直播间价格可翻几十倍。记者联系到的办证人表示,和田玉“鉴定证书” 每张2元,且保证可扫码验真。业内人士称,出具“鉴定证书”的机构纯属虚构,其目的就是欺骗消费者。 此外,央视记者在石佛寺镇国际玉城市场上,每隔三五步就能见到一个“走播”主播。报道称,这类做“走播”的主播除了演戏销售自己的产品外,还会为销售和田玉的摊主带货。比如在一个直播间里,主播指责摊主报价远超合理范围,要为粉丝争取实惠;摊主也毫不示弱地反驳,双方争执看似激烈。然而记者镜头捕捉到粉丝看不到的一幕:摊主悄悄向主播伸出两根手指,暗示产品底价200元。 对此,8月18日,镇平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17日晚,媒体对该县石佛寺镇玉器市场相关问题进行报道。经核实,报道中反映的个别商家通过非法手段,欺骗引导消费者购买假冒和田玉情况确实存在。 通报称,镇平县已第一时间成立联合调查组,连夜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4名涉嫌造假的直播带货主播及制作假证书人员目前已被控制,相关网上直播间也已被关闭,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镇平县联合调查组还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开展玉器市场经营规范整治行动,欢迎大家进行监督。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