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行情火热,主要股指集体走强,人工智能、创新药、军工、金融科技等热点纷呈,带动基金净值迅速攀升。 然而,多只绩优基金却在近期陆续宣布逆市限购,其中既有策略容量有限的量化基金,也有投向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热门方向的主动权益基金。 在过去以规模论英雄的模式下,基金公司往往倾向于在市场好、业绩优的时候尽可能吸纳更多的资金,以赚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而当下,越来越多基金公司选择通过限购减少规模对业绩的冲击,通过短期规模增长的“克制”,换取长期投资业绩的“优化”。 绩优基金批量限购 8月14日,招商基金公告,自8月15日起对招商成长量化选股暂停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的内容进行调整,如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申请金额超过2万元,本基金有权部分或全部拒绝。 这已经是招商成长量化选股近期的第二次“限流”,7月24日,该基金刚刚把大额申购限制在20万元以内,时隔半个多月便大幅下调至2万元,可见资金申购踊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该基金的年内收益率为26.16%。 除了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外,近期还有多只绩优基金陆续宣布“闭门谢客”。 8月13日,中欧基金公告,为进一步保证中欧数字经济混合的稳定运作,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公司决定,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在对本基金任一类别基金份额的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 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金额超过10万元(不含),本公司有权拒绝。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该基金的年内收益率高达75.44%。 8月12日,长信基金公告,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暂停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1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该基金的年内收益率为37%。 更早一些,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自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业务,单日单账户申购金额调整为不超过10万元;中信保诚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诺安多策略混合、国金量化多因子等多只绩优基金于7月底开启限购。 Wind数据显示,在年内收益率超50%的基金中,31只处于暂停申购、完全“闭门谢客”的状态,69只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的状态。 从规模导向到投资者回报导向 对于绩优基金批量限购、控制规模的原因,多位行业人士认为,除了一些小微盘基金、量化基金是基于策略容量控制规模外,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新资金大量涌入被迫在净值高点建仓也是限购的主要原因,体现出基金行业从规模导向到投资者回报导向的转型。 一方面,今年小微盘风格如火如荼,中证2000、中证1000指数年内分别上涨约30%、20%,许多小微盘风格基金都获得了大量资金申购,但专注于小盘标的精选投资策略往往也会面临策略容量的问题。有小盘风格基金经理曾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自己比较舒服的规模上限是10亿元左右,超过10亿元可能会导致超额收益下滑。 “小市值量化策略本质赚的是交易的钱,小市值、小成交量的个股,如果太多资金进来,交易成本会提升很多,侵蚀投资收益。”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另一方面,限购也是出于保护持有人利益的考虑。当新资金涌入,基金经理将被迫在产品净值高位建仓,既加剧交易损耗,可能摊薄原持有人的利益,又可能因规模膨胀导致策略变形。 第三方基金评价人士认为,基金主动实施限购,清晰地表明基金公司正在将投资者长期实际回报置于更核心的位置,通过主动控制规模,基金公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保护现有持有人利益:避免因规模急剧膨胀导致投资策略失效、交易成本增加、优质投资标的稀缺等问题,力求维持基金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维护策略有效性:保障基金经理能在其能力圈和既定策略框架内高效运作,避免因规模过大而被迫投资次优标的或改变策略;三是提升投资体验:减少规模波动对基金运作的冲击,力求为投资者提供更平稳、更可预期的回报路径。 2024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今年5月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再次提出“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上述基金评价人士认为,绩优基金限购,正是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的重要信号。在过去以规模论英雄的模式下,基金公司往往倾向于吸纳尽可能多的资金,以赚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而基金限购是基金公司主动选择短期规模增长的“克制”,换取长期投资业绩的“优化”,意味着公募基金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在向“以投资者为中心”转变。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姚远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