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冶炼余热回收技术实践路径与适用性研究 余热回收有何建议?【SMM锌业大会】 ...

来自: 金属要闻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在由SMM主办的2025SMM锌业大会-锌盐氧化锌及锌二次资源发展论坛上,江西灏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邓志强针对“低碳背景下 锌冶炼余热回收技术的实践路径与适用性边界研究”的话题展开分享。

01 研究背景与行业痛点

1.锌冶炼能耗现状

能耗占比:锌冶炼占整个有色金属行业能耗的15%~20%(仅次于电解铝。

电力消耗占锌冶炼总成本的30%~40%(电价波动直接影响利润)。

2. 锌冶炼碳排放现状

全球锌行业碳排放:

每吨锌生产排放2.5~3.5 吨 CO₂(湿法工艺较低,火法工艺较高)。

中国锌冶炼行业年碳排放量约2,000~2,500 万吨 CO₂(占全国工业排放的0.5%~0.8%)。

火法炼锌的不可替代性源于其对复杂原料的适应性、多金属回收能力以及特定地区的资源禀赋。

随着环保要求提高,湿法占比逐年上升(目前约占全球锌产量的80%),但在资源综合利用、特殊产品需求等场景下,火法仍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余热资源主要集中于钢铁、有色、煤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由于我国高耗能行业体量大,能耗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其生产过程中的众多环节均有余热产生,使得我国余热资源将持续保持丰富态势。预计到2026年我国余热资源均量将达到14.55亿吨标准煤,余热发电装机规模为198GW,五年间新增装机151GW。余热回收发电利用,以每千瓦5000元计,五年间市场规模超3万亿。

未来余热的优化方向:

高效换热材料:开发耐腐蚀、抗积灰的换热器(如陶瓷涂层与优化布置方式);

工艺耦合:将炉渣余热用于干燥或发电(如干法粒化+余热锅炉);

智能化控制:通过传感器优化余热回收系统能效。

02 余热回收技术分类与实践路径

余热由于产生的工艺不同,使的产生的余热特征也不同,效率最高的技术不一定能产生最高的效益,这是因为不同的技术其适应性也不同,也就是说效率高的技术是有前提条件的,余热发电不是专业电厂,需充分考虑工艺自身的特点及操作人员的水平,选择最合适的回收路径,往往能实现最高的效益;

近几年来,有色行业案例累计30余例,总装机容量超过50MW,累计发电量超5亿度。

锌浸出渣侧吹熔炼+烟化炉提锌余热应用方面,以四川盛屯锌锗有限公司为例,侧吹熔炼-侧吹还原-烟化炉提锌锗生产工艺流程,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蒸汽压力为2.6~3.9MPaA,正常压力3.2MPaA,流量42~62t/h,供生产和生活用汽量为25~42t/h,用汽压力0.8MPa,纯凝机组设计流量20t/h;背压机组装机1台×3000kW,纯凝机组装机1台×2500kW。与渣处理车间同时建设。

03 性能边界关键因素

1. 原料特性:

硫化矿(高硫烟气):优先选择耐腐蚀设备(如搪瓷换热管)。

氧化矿/废渣(高粉尘):需强化清灰设计(如声波吹灰器)。

2. 冶炼炉型:

鼓风炉(ISP):烟气波动大,推荐蓄热式换热+间歇发电。

氧气底吹炉: 高温高硫,适合辐射锅炉+制酸协同。

回转挥发窑: ZnO粉尘含量大,适合水冷沉降室+立式锅炉+余热发电或供汽

原料特性对烟气温度的影响

3.工艺操作因素

焦炭配比失调

焦率偏差±1% → 窑尾温度波动±30℃(实测数据)

案例:某厂焦炭粒度从3mm增至8mm,燃烧区后移导致窑头温度下降120℃

窑速与给料量不匹配

给料加速→物料层变薄→热交换不足→烟气温度上升;

窑速过快→停留时间短→挥发不充分→温度骤降。

4. 设备状态因素

窑体结圈影响

结圈厚度>10cm时:烟气通道截面积减少35%→ 流速增加→ 测温失真;周期性垮圈导致温度瞬时飙升(>200℃波动);漏风影响造成烟气下降,烟量增大;

二次风控制失效

风量波动±10% → 燃烧区温度变化±80℃→ 烟气温度滞后性波动

5. 环境与能源因素

煤热值波动:5000kcal/kg→4000kcal/kg时,需增加20%燃料量,烟气温度曲线整体平移;

气压变化:高原地区(如云南)窑内负压波动±50Pa → 燃烧效率变化→温度波动。

04 锌行业余热回收的工程实践与推广

余热回收建议

1、根据原料及窑炉工艺特点,综合分析余热产生的参数;

2、选择能满足参数的设备,可分段选择,也可分段实施;

3、高中低品质的余热系统性处理,全流程优化,充分梯次利用,使利用效率最高化;


》点击查看2025SMM锌业大会专题报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