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农业硅谷 以科技辐射带动全国农业升级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针对深圳市在生物育种领域取得的成就,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下称“市乡村振兴局”)。据介绍,政府通过政策创新和资源整合,将深圳打造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深圳农业育种着重突破“卡脖子”技术,通过打造“农业硅谷”,以科技辐射带动全国农业升级。

证券时报记者:深圳没有农业基础,如何吸引众多科研专家?

市乡村振兴局:深圳虽缺乏传统农业基础,却能吸引大量农业科研专家,其核心原因在于政府通过政策创新和资源整合,将深圳打造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一是人才政策与创新生态的吸引力。深圳始终把人才作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深圳通过“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了“天下英才聚鹏城”的局面。同时,深圳突破传统科研机构编制限制,建立灵活的新型研究机构(如深圳农业基因组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专家提供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

二是国际化科研平台与产业转化优势。深圳汇聚了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8个创新平台,并与国际机构合作(如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等),构建全球前沿的科研网络。此外,深圳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华大基因)也积极为生物育种、数字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成果转化。

证券时报记者:政府引入农业育种专家的初心是什么?

市乡村振兴局:政府引入农业育种专家的战略初衷是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圳聚焦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目标是打破技术壁垒,解决种源依赖进口的问题。此外,深圳打造“农业硅谷”,旨在以科技辐射带动全国农业升级。政府规划建设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汇聚创新要素,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证券时报记者:深圳如何扶持这些研发企业落地,如何让扶持资金更有效?

市乡村振兴局:深圳通过构建精准高效的政策体系与创新机制,全方位支持研发企业落地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实施差异化补贴,同时叠加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优惠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形成“直接资助+税收减免”双重激励机制;在物理空间保障上,通过政府物业租金减半、社会物业租金补贴及科技楼宇专项改造补贴,耕地租赁向农业研发试验用途倾斜,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以人才购房补贴、核心团队奖励等政策吸引创新人才集聚。

通过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光明科学城等平台整合国家级科研资源、设立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推动产融结合,深圳已形成“政策适配+资源协同”的生态闭环。

证券时报记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圳种业科技成果如何推向全国?

市乡村振兴局:一方面,深圳支持企业到生产适宜地区开展农作物或畜禽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另一方面,通过组团参展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种子大会、广东种业博览会以及定期举办新品种对接会等,积极宣传深圳种业科技成果,扩大深圳种业影响力。

证券时报记者:政府方面在深圳种业发展方面的愿景规划?

市乡村振兴局:一是建设国际种业科技创新高地。深圳致力于打造“种业硅谷”,整合生物育种资源,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深圳还计划建立种质资源库和智能化基因组库,保护和利用全球优质种质资源。

二是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推动核心育种场、扩繁基地和制种基地建设,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加工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布局。此外,深圳通过“深圳农场”模式,将种业成果对口输出至合作地区(如云南、新疆),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闭环。

三是培育种业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总部经济集聚效应,成为全球种业创新的策源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支点,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记者:扶持投入的资金回报如何?

市乡村振兴局: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生物技术安全等,所以社会效益方面会更突出,不能简单计算税收来衡量回报。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增产、种源自主可控、农民增收、生物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带动等几个方面。

一是农作物增产方面,以水稻为例,深圳种业企事业单位累计育成98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累计推广面积约8100万亩,生产出水稻约4479万吨,为农民带来263万吨增产。

二是种源自主可控和农民增收方面,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生大面积棉铃虫灾害,跨国公司研制出的转基因抗虫棉占据我国95%的市场份额。创世纪种业拥有国内唯一大规模产业化转基因抗虫棉核心技术专利,累计助力国家和棉农增收1800多亿元。目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已占据国内99%市场份额。

三是生物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带动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左二伟研究员开展高性能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研发了多种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在动植物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