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山西省大同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主管单位代表,地方政府代表,政策、技术及产业链专家等600余人参会,共探光伏行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下的破局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出口一处处长王建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出席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在各部门积极扶持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光伏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应用市场等方面取得全球领先优势,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但目前行业伴随周期性波动,正处于新一轮深度调整期,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下一步,工信部电子司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一是规范行业发展,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产业技术创新;三是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巩固全球竞争优势。同时,希望行业协会继续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合理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在会议致辞中指出,光伏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能源战略、双碳战略和产业战略都有重要的意义。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装机规模上,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13亿千瓦,累计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达到10.99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的30%以上;发电量上,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6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12%,绿色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技术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的产量和技术水平继续保持全球的领先地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二是要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三是协力破解行业发展的问题。四是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以《克服内卷,提升价值—重塑竞争新规则》为题,围绕反思竞争理念,重塑竞争规则发言。他表示,光伏行业这些年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就,不光支持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也支持了全球的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光伏行业遇到了不少的挑战,也正在进行深刻的内部调整。关于内卷,一是要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二是要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三是要从去产量到去产能,标本兼治;四是要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提高定价水平。五是要从红海到蓝海,用创新四化来增加价值。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针对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情况进行回顾并就下半年进行展望。他指出,回顾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制造端总体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但亮点方面是应用装机与累计装机,上半年均创下新高,并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未来的发展,王勃华分析,全球电力市场继续在发展、在扩大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电力未来的市场中国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为乐观。下半年最重点、最重要的工作是期望能够尽快看到光伏行业治理内卷工作的效果,使光伏行业尽早的回归正常的健康发展轨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作《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她以新能源全面入市为主线,总体回顾新能源市场发展相关的上半年政策并作了后期展望。她表示,从电源开发企业或者行业关注、项目层级的情况来看,目前更关注项目的经济性,也就是“量”和“价”,尤其是“量”方面。 从总规模方面,下一步重要的核心是强化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责任权重的作用,扩展到对更多的重点用能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的相应要求上来。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陆上能源部主任王昊轶在《新形势下新能源发展态势展望》报告中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装机规模上发展速度快,装机规模大。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也要面对例如开发建设空间要素的趋紧,工程建设维护难度增大等新的形势。对于未来,王昊轶强调要重点关注一是聚焦双碳目标的实现,新能源的发展空间广阔;二是聚焦自身特性需要,系统支撑调节能力不可或缺;三是聚焦开发利用提质,装机规模与发电量需要并重增长;四是聚焦市场化改革方向,项目成本和市场经营策略成为关键;五是聚焦高效开发消纳,源荷匹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张金霞作《光伏规模化发展形势与展望》报告。她表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着较大的变化,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光伏发电目前仍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替代能源, 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光伏的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和战略方向,这对产业、技术创新、电力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挑战张金霞提出三个方面发展建议:一是优化光伏产业结构,推动形成高效协同、动态平衡的光伏产业生态;二是促进光伏技术的创新发展,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三是增强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建设,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消纳水平和运行稳定性。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彦虎在《光储电站数智化关键技术探讨》报告中介绍,光伏的数智化已经从过去的单环节扩展到了电站的全流程的数字化发展阶段,如果把电站当做一个产品去看待,如何研发出一个好的电站就会引发出数智化的发展为电站全流程注入强劲的动力。他进一步介绍,电站的研发首先要看电站产品的对象,电站实体和服务组成了电站的产品包,一是要以度电成本、以更高效的用电为目标去研发更先进的光伏或者是光储的解决方案;二是要在全流程上利用数智化技术让整个全流程提质增效。 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为行业带来全球光伏市场展望及产业链趋势分析。她认为,中国光伏市场的需求趋于平稳将导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率放缓,2025年我国光储装机仍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但2026年海外市场需求小幅攀升无法弥补中国市场的下降。同时,她也分析了全球多地如美国、欧洲等新政策对其市场带来的影响。对于未来,她认为我国仍是未来新能源装机的核心且最大市场,从系统性价比上看中国产品有优势,头部光伏市场面临增长放缓,而新的市场机会则分散在各个区域。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永红带来主题为“城市更新、两重两新背景下建筑光伏应用发展要点”的演讲。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更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也为光电建筑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她为大家讲述了浙江义乌义驾山广场改造前后的故事,光伏的参与给了当地民众增添了幸福感。未来,城市更新与低碳改造也将成为光伏产业新增的市场亮点。 广州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商品二部总监陈锐刚为行业带来主题为“期货市场服务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广期所目前聚焦绿色发展类、商品指数类、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特色类、国际市场产品互挂类等四大板块。光伏产品方面,工业硅期货上市已运行超过600天,运行状态良好,交割平稳有序。多晶硅期货上市后运行稳健,已运行超过130天,产业上下游龙头均积极参与。可以看出,期货可以较好的优化资源定价,助力风险管理,规范行业运作。未来,广期所仍将切实加强交割管理,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助力新能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商道咨询合伙人、零碳倡议项目首席顾问曹原作题目为“转型金融助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应着力打破“需求压制”的问题,发展不均、大量人口电力获取不足仍是重要挑战。对于未来,他认为“十五五”期间应持续再电气化与绿电扩张,驱动加速脱碳。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绿色并购融资,希望转型金融与并购融资未来能够助力产业产能整合升级,助力企业出海。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技术副总经理胡文宇就“零碳能源微网系统构建能源发展新范式”作主题报告。胡院长围绕零碳能源微网系统、系统设计方法、能源发展范式创新以及研究院相关工作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构建零碳能源微网范式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助力全球气候治理;提升能源安全与供给韧性、保障能源自主;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等。 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产品解决方案副总裁王帅作题为“安全即收益:ABC技术重塑工商业光伏投资新逻辑”的报告。王总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阐述:剖析工商业光伏面临的三大风险、阐释ABC组件技术如何构筑安全护城河,并论证选择ABC技术如何将光伏系统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引擎。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时智勇作“光伏发电消纳情况分析”的报告。时老师认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志就是高质量的利用,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源、网、荷、储、市场、政策等协同发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本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绿证制度等均写入了法律,对未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磊作题为“中国光伏电池对美欧出口的征税障碍与转移投资供应链合规”的主题报告。孙律着重分析了以下关键议题:美国对全球光伏电池贸易救济的最新征税政策、美国对华贸易征税的现状与实效、转移投资模式面临的反规避与反逃税执法挑战,以及中国企业跨境转移投资的国别反规避合规策略。 会议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译阳、副秘书长江华主持。 |
昨天 23:59
昨天 23:50
昨天 22:58
昨天 21:48
昨天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