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罗湖口岸广场,依旧人潮涌动。 “每隔几天我就会来深圳一次,除了吃喝玩乐,我还会定期去深圳的体检机构检查身体,参加一些兴趣学习班。”记者在罗湖口岸广场看到年过60岁的张阿姨,住在香港上水的她看起来还很年轻,她向记者展示起在深圳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我来说,来回深港其实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深圳大商圈纷纷打出“港味”牌,从开通深港直通巴士、普及跨境电子支付,到推出针对香港游客专属福利等,不断优化完善服务。记者还发现,不少香港游客来到旅行社柜台了解“跨境短途游”,像山姆、开市客、盒马等大型商超俨然成为“旅游景点”。 另一边,深圳居民陈先生也对记者表示,自己会定期去香港观展还有听演唱会,这些活动也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深港两地居民互动越来越密切,跨境跨城消费已从“偶尔”的消费行为变为如今的生活日常,从最新公布的通关数据就可以看出深港居民互动的“热度”。 7月26日,深圳边检总站单日查验出入境人员达105.8万人次(入境58万人次,出境47.8万人次),刷新今年4月4日103.9万人次的历史纪录。上个周末,多场演唱会和体育赛事在香港举办,在“周末+暑期”“汇演+赛事”相互叠加影响下,皇岗、福田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据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皇岗边检站执勤民警全天共查验出入境人员30.8万人次,创复关以来新高,其中入境旅客超过17万人次、出境旅客13.7万余人次。 香港旅游发展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访港旅客总计约24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今年6月,约有348万人次访港,同比上升11%,其中内地旅客约261万人次。 其实,深港两地居民互有在对方城市购物消费的旺盛需求,特别体现在高频的本地生活服务品类。这意味着,深港两地同城化趋势显现,持续带动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融通转化。这不仅有利于提振零售、消费、旅游等民生行业,进一步拓展深港双向投资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更加强了深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
1 小时前
昨天 23:00
昨天 23:00
昨天 21:42
昨天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