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7月28日讯:7月28日早间,受上海方面关于自动驾驶等消息的刺激,汽车零部件板块开盘拉涨,指数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2%。个股方面,超捷股份、明阳科技盘中涨逾17%,天普股份盘中一度涨停封板,正强股份、建设工业、多利科技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 在7月26日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小马易行科技(上海)、百度智行科技(上海)、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文远知行WeRide等8家公司为首批获准企业。 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去年上海发放示范应用牌照,意味着Robotaxi可以上路测试,但不能运营收费;今年上海发放示范运营牌照,意味着公众可以在服务范围内打到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据悉,上海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586条、2767公里,实现浦东机场与浦东金桥、临港新片区互联互通。上海嘉定与江苏苏州实现地面道路互通、测试牌照互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而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程也十分可观,据媒体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超过30余万单,自动驾驶行程达数百万公里。且据《证券时报》方面消息,上汽智己汽车将联合享道出行与赛可智能,启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国际机场的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近期将向公众开放——这将是全国首个围绕顶级文旅应用场景、实现高快速路直通机场枢纽的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项目。 而早在2024年7月份,“萝卜快跑”便一度带着无人驾驶出租车强势闯入消费者的视线,彼时,带有“萝卜快跑”的词条冲上热搜,有武汉市民晒出的7.1公里花费5.07元,28公里打车费26元的情况,也一度引发市场争议。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明律师彼时评价称,此情况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与法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明显界限,是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 国盛证券表示,相较传统出租车,Robotaxi可减少运营开支,提高出行的可负担性、安全性,为后续智慧出行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Robotaxi全球市场总规模将达到人民币8349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39%。关注智能整车、自动驾驶、检测认证、特斯拉产业链。 浙商证券研报则预测,2025年有望成为Robotaxi量产元年,全球Robotaxi产业有望迎来多重催化:1)Robotaxi商业化运营推广加速,头部企业营收快速增长;2)量产车型有望陆续下线并投入使用,单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3)全球Robotaxi运营范围持续扩大。建议关注标的包括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特斯拉、曹操出行;智驾芯片: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禾赛科技;智驾Tier1: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华阳集团、知行科技、中科创达、东软集团、佑驾创新。 此外,据媒体报道,在“模数引领,智行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上,《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发布,其中明确提到,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TEU,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L2/L3功能新车占比超90%,L4实现量产。通过数据平台、训练基地、关键技术、制度政策多维协同,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中信证券表示,上海正积极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应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发布,明确了上海市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目标;小马智行、百度等Robotaxi头部公司获得了示范运营牌照,开始面向公众提供收费运营服务。中信证券认为,随着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产业链各环节将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东莞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L3级别辅助驾驶落地元年。当前智能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配套、保险服务等商业配套逐步完善,多家车企已明确规划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L3级别辅助驾驶车辆。随着L3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汽车零部件的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