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的上海,高温与暴雨侵袭,却挡不住AI热潮。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盛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始终扮演着全球AI“风向标”角色。展馆现场“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顶尖AI科技与产品应接不暇。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出现了不少AI+汽车元素,现场俨然已成了一场汽车智能化的别样展示,AI大模型更紧密地与汽车产业结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也成为本次展览的绝对主角之一。 更“懂你”的智能座舱 “你好斑马,帮我点一杯元神AI咖啡。”在斑马智行展台上,记者在搭载元神AI的智己实车上,体验了用一句指令唤醒本地生活Agent,实现从提出点咖啡需求,到选择规格、口味,下单支付,最终由机器人将咖啡送到车旁。 机器人给车主送咖啡 作为智能座舱领军企业之一,斑马智行今年以“主动智能·人机共生”为主题,大会期间,联合通义及高通首发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推动汽车智能座舱迈入主动智能时代,集中展示元神AI全栈技术的落地成果和前瞻布局。 “这是行业首个基于高通8397平台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纯车端方式实现智能座舱90%的‘感知-决策-执行’服务闭环。”斑马智行首席技术官司罗表示,该方案已实现从“指令接受者”到“对话参与者”的代际升级。 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一基于高通8397平台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方案能够自主根据车内外的情况,分析判断潜在任务需求并主动参与。例如,当用户流汗上车时,元神AI根据舱内环境、用户状态及动作,主动打开空调,带来极速清凉或暖风;出行遇到持续拥堵时,元神AI“看到后”会主动推荐歌单,缓解拥堵焦虑…… 同样打造智能座舱服务助手Agent的还有腾讯。 连续第八届参加大会的腾讯,今年以“让‘好用的AI’成为普惠生产力”为核心主题,携“AI全家桶”参展。 其中,在智慧出行领域,腾讯智慧出行以“车云一体”为核心,打造覆盖智能驾驶研发到智慧座舱的完整技术链条和完善产品服务。 据介绍,AI Agent能力打通车载微信小程序生态等全网优质内容和服务,懂你所说、知你所想,代你操作,覆盖餐饮点单、日程会议、取号订座、机酒预定、听书观影等丰富场景化服务,成为车主可信赖的出行服务助手。 腾讯智慧座舱AI Agent 秦铭蔚摄 同时,该AI Agent还能通过长期记忆能力更了解司机的使用习惯,以实现更自然拟人的AI交互,语气关怀亲切、主动引导推荐,带来“店员式”服务,并能通过知识库,进行问题联想与拓展。同时,基于微信生态,其可实现复杂任务的操作闭环。支持模糊需求和复杂任务的编排,提供跨店的信息调度和对比。比如,用户驾车路上仅需要一句话语音指令“帮我下单一杯少冰的冰椰拿铁”,Agent即可协助在微信小程序上选择顺路的咖啡店,用户确认即可基于微信车端小额免密支付完成下单,取餐信息会自动推送到手机微信上,用户到店取餐时可以直接用手机亮出二维码核销。 另外,在出行领域,腾讯地图还全新上线旅游规划Agent。其可以根据参观者需求,一键生成旅行攻略,还可随时对生成的攻略进行个性化编辑。 更便捷的无人驾驶 谈及AI+智能驾驶,必定少不了全球智驾“领跑者”之一的特斯拉。记者了解到,今年,特斯拉携带多项最新成果出席这一AI盛会,其中就包括Robotaxi和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活动现场,特斯拉以视频形式展示了新近上线的Robotaxi业务。据悉,其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基于视觉架构,结合全球数百万辆车数据训练的神经网络,支持跨区域部署,可快速复制到新区域。 而针对外界瞩目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特斯拉方面表示,计划2025年在中国、欧洲进一步落地,正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核。另外,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在美国部分地区,在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面向个人用户开放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无驾驶员监管版)。未来几年内,特斯拉将经历从“前自动驾驶时代”到“后自动驾驶时代”的根本性转变。 特斯拉FSD示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上,观众可以现场零距离体验Robotaxi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会上线了“智行无界·AI驾未来”自动驾驶活动。在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精心规划的路网内,观众可通过WAIC 2025官网选购“特色活动票”,在场内接驳区域乘坐体验;也可以在上汽智己、小马智行等各企业自有的预约界面自主下单,在周围指定地点体验Robotaxi的短途接驳服务。 展会现场自动驾驶体验 据悉,这项自动驾驶体验活动是WAIC 2025的两大外场应用场景体验之一,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支持、浦东新区科经委主办、金桥集团与金桥智联承办。 另外,该活动还设置了浦东国际机场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长途接驳专线。这一覆盖重要交通枢纽及文旅地标的路线,将充分展示L4级自动驾驶在长距离、多路况、高频次客运服务环节中的稳定性和应用前景,为未来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提供宝贵的实地运行数据与用户反馈。 据介绍,为高质量推进浦东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浦东新区正着力构建"十、百、千"三位一体的创新布局,即打造10个典型多维数据赋能大模型训练场;构建100公里5G-A车联网闭环验证示范路线;高标准建设1000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环境。 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事实上,除了日常出行,AI+智能驾驶如今落地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连续八年参展的“AI 物流长跑者”——西井科技以“智流通寰 破界新生 Ainergy Global Logistics”主题亮相本届大会,带来了全球首发Q-Tractor P40 Plus 升级版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全球首发 Hymala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以及 Q-Truck 全时无人驾驶重卡最新商业化进展。 其中,此次亮相的Q-Tractor P40 Plus 包含200公里超长续航及5分钟极速换电功能,专为空港、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等场景度身定制。 西井科技 秦铭蔚/摄 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智慧货运,不止于自动驾驶,而是一套涵盖系统、车辆与补能的整体方案。”据悉针对货运压力大、人工劳动负担重等航空物流行业中的行业痛点,西井科技通过整合无人驾驶车辆产品、车队智能管控系统及灵活补能方案,切实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同时保障作业安全,实现多系统协同,真正从全局层面建设智慧空港。 目前,西井科技已形成一套 “可复制、可规模化” 的空港绿色智能驾驶物流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公司旗下Q-Tractor 已成功在多个航空物流场景落地运行,其中包括全球最大航空货运机场香港国际机场、香港空运货站(Hactl)、成都双流机场川航货站等。 而谈及未来规划,西井科技方面表示,计划与多家物流企业围绕海、陆、空、工厂等多式联运细分场景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大模型矩阵在港口调度、厂区配送、干线协同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智慧物流从“单点智能”向“全域智能”进化。 记者 秦铭蔚 文字编辑 蔡淑敏 版面编辑 孙霄 |
16 分钟前
17 分钟前
17 分钟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