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新地标”——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国创投界一年一度的盛会——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成功举行。 当前,科技与资本融汇的时代大潮正浩荡奔涌,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产业质变已蓄势跃升。本届创业投资大会以“新潮涌动、质胜未来”为主题,由深圳市光明区联合证券时报以及全国创投协会联盟共同打造,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经济大省、强市的创投协会相关负责人,超300家活跃在国内投资一线的创投机构,以及上市公司、产业资本、券商投行、创业企业等行业人士参会,围绕创投行业新形势踊跃交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届大会上,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正式成立,将汇聚行业各方力量,为创投行业提供专业且多元的智慧支持。此外,证券时报与深圳市光明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创投领域“央地合作”的新范本,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 洞察风向:把脉最新趋势,共话创投新格局 从“创投十七条”重磅出台,到“国办一号文”关于规范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指引落地,去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创业投资在政策护航下呈现崭新的发展面貌。 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当前,创投行业局部回暖、理性修复的良好态势正在巩固。“创投作为一个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行业,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时代前沿的探路者,是技术浪潮的弄潮儿。”程国慧表示,创业投资应该要以专业的眼光发现价值、以优质的服务培育价值、以开放的心态做大价值,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作用,继续成为创新萌芽与产业参天大树连接的关键桥梁。 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 ”深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鸣钟在致辞中指出,创投机构不仅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更是帮助创新企业树立规范发展、诚信经营理念的重要伙伴。据介绍,深交所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与创业投资深度联动、接续发力,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完善“募投管退”闭环生态,共同打造“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深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鸣钟 “珠三角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创投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激活创新等方式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和全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在致辞中表示,珠三角创投凭借资金倾斜和产业引导定向布局高精尖产业,紧密围绕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突破了对传统大院大所的依赖,借助资本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 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委员会会长沈志群在活动致辞中表示,目前我国创投行业在募资端和退出端的难题已有所缓解,但行业自身的项目投资能力不强、投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始愈发凸显。沈志群认为,在推动国家鼓励创投发展政策落地见效的同时,必须加快建立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推动行业优化重组。 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委员会会长沈志群 今年年初,DeepSeek的火爆出圈开启了中国科技叙事的新局面,也带动中国科技资产的重估。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以“中国叙事逆转与中国新科创模式”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DeepSeek在模型训练成本、用户增长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随后“杭州六小龙”、深圳“八大金刚”等一系列拓展概念陆续提出,这不仅是现象级的事件,更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崛起的体现。“中国科创创造了新的奇迹,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是中国叙事逻辑的核心基础。”刘元春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以互联网、小程序、共享经济、自媒体等模式创新的创业方向逐渐式微,创业企业越来越聚焦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航天、医疗健康、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深创投集团总裁刘苏华在大会主题演讲中表示,创投行业的新趋势对行业提出了新要求,本土风投机构需要担负起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使命。 深创投集团总裁刘苏华 作为实体企业拥抱AI的代表,胜宏科技董事长陈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AI大爆发将会带来开启全新计算纪元、加速机器人时代到来、重构制造业模式等多重变革。“AI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浪潮,颠覆所有人的想象,颠覆世界,改变各行各业。”陈涛说,这要求企业积极拥抱AI时代,抢占发展先机。 胜宏科技董事长陈涛 在科技与资本结合愈发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创业投资已成为国内各城市撬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本届大会上,证券时报联合中国另类资产投资信息平台——执中,发布了《中国城市创投活力及城市创新力指数报告》。执中CEO李淼表示,2024年,中国城市创投活力指数排名中,上海、深圳、北京稳居前三,持续领跑全国创投市场。此外,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的创新力指数同样位居前三,说明强大的创新能力为创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项目源和发展空间,而活跃的创投又能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形成良性互动。 驭浪向前:掘金未来机遇,共探发展新路径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创投机构蜂拥“掘金”的热门赛道。同时,今年以来IPO退出预期持续升温,并购重组等多元退出渠道蓬勃发展,创投机构正积极重构“募投管退”的全链条闭环。围绕以上这些热点议题,本届创投大会设置两场圆桌论坛,多位一线投资人结合自身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在“人工智能投资新机遇”圆桌论坛上,华夏恒天资本董事长郭勇亮表示,人工智能是人类生产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市场空间无限。郭勇亮认为,随着各地纷纷布局发展人工智能,未来几年机器人本体制造可能会出现“内卷”和过剩。“作为投资人,我们应关注大部分资本和地区无法做的项目,比如机器人的‘大脑’、灵巧手等具有难度的技术。”郭勇亮说。 时代伯乐首席投资官周波认为,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投资发生了三点变化,一是从大模型转向了AI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二是从更看重团队到更看重产品服务以及商业落地的可行性;三是资金的“二八定律”更加明显,大量资金集中在少数项目上。面对市场变化,投资机构应保持定力,不盲目追求热点,同时要深耕产业,对行业发展情况保持高度敏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曲线越来越陡峭,很多行业和公司呈现‘出道即巅峰’的情况,包括估值也涨得很快,留给投资人深入观察和决策的时间非常短。”TCL创投管理合伙人马华说,这要求投资人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决策力。 谈及未来最可能产生“超级独角兽”的细分赛道,赛智伯乐创始人陈斌看好“人工智能+数据”。“这个领域未来的前景非常大,并且我相信很多的公司都有机会参与其中。”陈斌表示,通过将领先的AI技术与行业数据进行结合,许多领域都可能会诞生“AI+数据”的千亿级市值以上的优秀公司。 “未来的超级独角兽很可能诞生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也就是用AI来搞基础科研。”上海科创集团总裁朱民说,生成式AI正从根本上改变科研范式,指数级地提升研发效率。“另外,AI for Science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涵盖了医药、材料、能源、化工、半导体等多个万亿级市场,是真正的颠覆性力量。”朱民说。 在“破局与重构——创投业全链条协同突围之道”圆桌论坛上,澳银资本副董事长、主管合伙人胡艳表示,目前国资在市场环境中起到了很有分量的作用,作为民营机构,澳银资本在跟国资引导基金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两年基金的周期变得更长了,给予了更宽松的空间。“此外,资金的关注点也从过去的招商思维更多转向产业链构建的思维。”胡艳表示。 “今年市场整体在筑底和好转,同时DeepSeek、宇树科技等现象让大家对硬科技的发展和投资有了更多信心。”广州产投资本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杨卓表示,从实际的募资情况来看,今年LP资金明显变得更耐心了,银行、保险等长期资本参与得更多,同时也更加关注科创属性的创业项目。 孚腾资本管理合伙人章锟认为,从近两年的募资实践来看,投资机构需要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资金方的需求是什么。“比如地方政府的资金,往往带有招商属性;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是在政策春风下,加大了对创投行业的布局;产业方则希望通过跟创投基金的合作去布局上下游。”章锟说。 盛世投资董事、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指出,近年来,创投行业从对IRR(内部收益率)的追求转向了对DPI(投入资本分红率)的追求,这对创投机构的影响十分深远。此外,田辰指出,无论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还是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都更有利于优秀企业上市,也给创投行业实现退出提供了更好的预期。 “退出更顺畅后,一线投资人更敢投了。”国中资本管理合伙人贾巍说。但贾巍也提到,未来IPO很难再现早些年的节奏,因此投资机构很难再通过“广种薄收”的模式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慢就是快,要坚守价值投资,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贾巍表示,只要坚持投资优秀的底层资产标的,就能够穿越周期。 携手而行:探索央地合作,共绘光明新图景 本届创业投资大会上,证券时报与深圳市光明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创投领域“央地合作”的新范本,持续扩大创业投资“朋友圈”。 据悉,本次战略合作是双方深化协同、共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重要举措。证券时报将发挥专业财经媒体的优势,通过正向舆论凝聚发展共识,通过精准传播助力区域塑造特色产业形象,为光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投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浓度越高的地方创投的需求越大。”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在活动致辞中表示,当前光明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已逐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当前,光明正在加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创业的新热土,欢迎大家选择光明作为事业发展的新舞台。”邱浩航表示。 “科学是光明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独特的优势。”光明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芳成表示。活动现场,王芳成从区位、定位、产业、生活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光明优越的投资环境。他表示,光明区优质企业云集、产业基础雄厚,是深圳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还为企业提供了政策、空间、资金和人才等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蕴藏着宝贵的投资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届大会设置了光明产品展区,集中展示了光明优质创业公司的产品。从工匠社的首款拥有“人机一体”操控技术的消费级格斗机器人,到艾欧智能的通用机器人遥操作套件,再到金石三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3D打印机,活动现场展出的“高精尖”产品吸引了许多投资人驻足垂询。 作为科创新高地,光明科学城汇聚了许多颠覆性、前瞻性的科技成果和一大批高潜力、高成长的企业新秀,极具科技创新硬实力与科创投资吸引力。本届创业投资大会期间,一众投资人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挖掘优质项目,为光明科学城链接创新创投资源提供有效赋能。 汇集众智:依托各方力量,共谋行业新篇章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创业投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业各方群策群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财经证券类媒体,证券时报是国内唯一长期关注创投行业发展的主流财经媒体,自2009年起连续12年举办创业投资大会,充分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以活动论坛、媒体报道、资源协同等多种形式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2023年,证券时报与12家地方创投协会联合组建了证券时报·全国创投协会联盟,如今联盟成员已增加到30个,覆盖全国主要的经济大省、金融强市,获得行业的高度评价与一致认可。 在本届创业投资大会上,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正式成立,证券时报·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轮值主席、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主持了成立仪式。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创投智库,成员覆盖了来自行业内头部创投机构、第三方数据、法律、财会等服务机构,以及高校专家学者。“今年,我们依托全国创投协会联盟在资本、产业、政策等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正式成立‘创投智库’,以智慧驱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行业创新变革的‘思想引擎’与‘决策参谋’。”程国慧表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陈玮表示,创投智库将汇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各种方式,为创投行业、科技创新更好发展“出点子”,为解决行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想法子”,群策群力开创“新路子”。据了解,创投智库接下来拟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专题研讨、智库报告、新闻策划、行业指数、数据产品、活动论坛等形式,全面提升联盟服务创投行业的能效。 校对:彭其华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