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积极情绪下,硅料及硅片价格再次大涨。 7月2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其中,N型复投料成交价4.5万-4.9万元/吨,均价4.6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2.23%;N型致密料成交价4.2万-4.7万元/吨,均价4.3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3.47%。 此外,颗粒硅成交价4.3万-4.5万元/吨,均价4.4万元/吨,周环比上涨7.32%。 至此,硅料现货价格已经连续四周上涨。 期货层面,工业硅、多晶硅期货的涨幅更为明显。 据界面新闻统计,7月以来,多晶硅期货累计涨幅已经超过60%。截至7月24日,多晶硅主力合约PS2509收于53765元/吨,单日上涨5.15%。 期货交易的实质是一种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机制,其通过价格的波动灵敏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简单而言,期货交易的是市场预期。 此轮硅料价格的上涨,也是对光伏行业“反内卷”最为直观的正面回应。当前,行业对“反内卷”持积极预期。 自去年年底开始,顶层政策制定机构多次传递出解决以光伏为代表的重点行业结构性矛盾的决心。6月下旬以来,国内“反内卷”规格明显提升。 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推出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以光伏行业为例,指出“内卷”背后,有阶段性供需错配的影响。文章认为,破除“内卷式”竞争,是做强国内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7月1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等。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出席。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指出,将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持续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前,硅业分会发布多晶硅市场概况称,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 其中,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182尺寸硅片均价于2025年5月中旬开始降至0.95元/片,成本倒挂时间超2个月。 7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参加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山西大同召开“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在主旨报告中给出的数据显示,1-6月,中国多晶硅产量59.7万吨,同比降低44.1%,多晶硅企业开工率已降至38.6%-44.1%。 除了多晶硅价格上涨外,本周硅片价格也延续涨势。 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1.1元/片,环比上周上涨4.76%;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1.2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8.7%;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30μm)成交均价1.44元/片,环比上周上涨6.67%。 “市场情绪积极,是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上行主要原因。”硅业分会称。 据其分析,供应端原材料多晶硅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硅片厂商在成本增加情形下普遍提价。同时,月初硅片厂商执行减产计划初显成效,市场供应小幅下降。 在需求端,下游电池陆续开始接受硅片提价订单,下游采买订单增加。供应减少、需求回暖,成本增加叠加政策因素影响下,市场氛围较为乐观,硅片价格继续上涨。 一位硅片制造厂人士也对界面新闻证实,硅料端的涨价已传导至硅片环节,且下游接受度不错。 硅业分会认为,随着近期硅片价格大幅上调,硅片厂商资金压力已获一定的缓解,部分厂商挺价诉求已转变为稳定出货。因此,硅片价格后续走势,主要取决于下游组件接受的成本增加程度。 “电池和组件亦有些许涨价,不过从上而下的传导还需要更多时间显现。”一光伏企业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称。 新能源分析机构InfoLink指出,受供应链波动、反内卷政策调整影响,部分组件厂家调整报价,上涨0.01-0.02元/W,主要一线厂家开始减少低于0.7元/W的发货,TOPCon组件现货开始小量签订价格在0.68-0.72元/W不等的新单。 “分布式项目均价暂时小幅调整,尚无法调整综合均价,但预计随着8月新单逐渐落定交付,价格有机会抬升0.01元/W。”InfoLink称,集中项目价格暂时持稳不动。 据界面新闻了解,当前硅产业链供过于求的矛盾,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光伏行业想要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继续破局。 在上述会上,严大洲对于多晶硅产业的未来给出了相关建议。 对于政府管理部门,严大洲建议阶段性控制前端工业硅、多晶硅新增产能。晶硅光伏产业是高增长的产业,本应健康良性发展,出现全产业链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前端产能无序扩张,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内卷,造成行业剧烈波动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还建议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其中包括规范生产要素市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整治招商只承诺不兑现行为,以及打通国内市场大循环堵点。 在企业建议方面,严大洲强调,强化企业自律,杜绝过分超前、非理性的投资,减少企业和社会损失。把握发展节奏,调节现有产能开工率及新建产能投产时间等,优化产业布局,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调整适应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 同时,他建议企业积极利用风险管理工具,有效对冲市场波动风险。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成熟的产物,期货市场可为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平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干扰。 当前国内反内卷情绪依旧高涨,且政策不断。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在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方面,修正草案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完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
昨天 22:22
昨天 22:21
昨天 22:19
昨天 21:06
昨天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