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道】 创新供给 激活夏日经济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原标题:【发展之道】 创新供给 激活夏日经济)

王志高

据《人民日报》报道,2025年暑期消费市场“热力”全开,文旅、夜间经济、影视、体育等领域动能澎湃,折射出国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从沉浸式文旅体验到夜间消费新场景,从“票根经济”到户外运动热潮,这场夏日经济盛宴不仅是短期消费热度的体现,更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消费升级的生动注脚。

过去,暑期消费多以传统观光、基础餐饮为主,而如今,消费者更追求个性化、品质化、沉浸式的体验。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用科技还原历史场景,浙江横店影视城以宋韵文化吸引年轻人,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互动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这些案例表明,消费需求已从“泛观光”转向“精体验”。这种转变背后,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观念迭代的结果,也是供给端创新驱动的必然。

科技赋能与文化IP的深度融合,成为撬动夏日经济的关键杠杆。数字技术让历史“活起来”,夜间灯光秀、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让城市“亮起来”,影视衍生品、主题文创让消费“玩起来”。这种“科技+文化”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体验,更延长了产业链,创造出二次传播和衍生消费的机会。消费市场的竞争将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比拼,更是文化内涵与科技应用能力的较量。

值得注意的是,暑期消费热潮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县域旅游、中小城市夜间经济同样表现亮眼。江西萍乡安源区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激活夜市,宁夏银川以体育赛事带动周边消费,反映出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消费渠道下沉,县域经济正成为扩内需的新战场。政策层面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城市打造特色消费场景,避免同质化竞争。

夏日经济的火爆也需冷思考。一方面,部分消费场景仍依赖短期促销或季节性流量,如何将“暑期热度”转化为“全年常态”是关键。例如,夜间经济需避免“千街一面”,影视消费需摆脱“档期依赖”。另一方面,户外运动、文旅体验的爆发式增长对公共服务、环保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提前规划资源调配与生态保护。

夏日经济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未来,要继续以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消费基础设施,让“热经济”不止于一时一地,而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消费升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读懂其中的密码,方能把握中国经济的前行方向。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