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亦然 时元皓 “中国—里约:创新之桥”主题研讨会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政商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围绕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等创新领域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中国在新兴领域的创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巴西应借鉴中国经验,并用好自身优势进一步吸引中国投资、深化对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研讨会主办方之一,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校长安德森·佩德罗索表示,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对话。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同中国许多学校签署合作协议,也同多家驻巴中资企业开展合作。“活动的举行有助于巴中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共创繁荣未来。”佩德罗索说。 巴西科技创新部常务副部长路易斯·费尔南德斯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是巴西主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中国企业在助力巴西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正不断迈向更高水平。期待巴中双方持续推动巴西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助力两国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能源转型等领域深化合作。 “中国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科学院教授埃利亚斯·贾布尔表示,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路径,依托强有力的政策协调能力和完善的产业体系,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和人才,更离不开长期规划、公共资源配置以及产业和金融体系的协同支持,这为巴西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贾布尔说。 与会嘉宾还就“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巴战略合作”“中巴合作背景下引领发展的新技术”“中巴两国在未来石油工业中的作用”“中巴能源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等话题展开研讨。大家表示,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视角多元,加深了他们对巴中关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双边合作的思考。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生莱蒂西亚对记者表示:“我相信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中国的认识,也有利于拉近巴中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文化交流让我们彼此靠得更近。”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孙艳萍表示,今年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已经组织两个教育工作者团组前往中国交流,越来越多巴西民众走近中国、感受中国。“随着中国对巴西试行免签政策,双方各领域交流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4 小时前
4 小时前
4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