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 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等基本要求,移动电源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循环后跌落、智能管理等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特殊要求,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充电宝相关企业2.99万家。从经营时间来看,充电宝相关企业多为老牌企业,成立年限在5-10年的最多,占比达46.82%。其次,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38.91%。注册量方面,2024年全年注册相关企业139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23家。 从国标行业来看,充电宝相关企业主要归属于批发和零售业,占比45.38%。其次,归属于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相关企业分别占比22.87%、16.01%。 从注册资本来看,充电宝相关企业多为轻量级,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29.31%。其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含)-200万元、1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相关企业分别占比26.69%、1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