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夏粮稳产丰收,畜牧业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 行业景气向好,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也获得了提振。截至7月16日,深市农林牧渔行业共35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54亿元—168亿元。 多家龙头企业业绩表现亮眼。其中,牧原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102亿元—107亿元,同比增长约1190%。新希望预计实现净利润6.8亿元—7.8亿元,同比增长约164%;圣农发展预计实现净利润8.5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约830.88%。 行业盈利能力修复明显 年初至今,牧原股份在成本端持续发力,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3.1元/kg下降到6月低于12.1元/kg。 牧原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新希望证券事务代表白旭波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扭亏为盈,主要因为在2024年完成了多条场线的防疫改造,同时狠抓生产管理与2024年冬季和2025年春季的防疫工作,使上半年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实现同环比双降,在上半年平均猪价同比降低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务仍然实现同比扭亏。此外,公司饲料业务亦持续优化,在上半年亦取得了量利同增。 “公司下一步在养猪业务上将继续抓好生猪养殖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指标,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业务上通过料种结构调整、发力海外市场等举措,继续提升销量与综合盈利,在全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持续恢复盈利能力。”白旭波表示。 圣农发展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2.89%—830.88%。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傅志诚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坚定推进全渠道策略,高价值渠道占比稳步提升,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二是公司成本端优势进一步巩固,上半年综合造肉成本对比去年同期实现显著下降;三是除核心业务外,太阳谷收并购合并层面确认投资收益亦有重大积极影响。 “公司持续推进种源提升工作,自有种源‘圣泽901Plus’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继续巩固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公司将持续发力产业链两端,在上游持续提升种源性能,扩大种鸡国内市场份额,在下游做大做强食品业务,打造全国性鸡肉品牌。”傅志诚表示。 机构看好牧业周期反转 进入6月下旬,猪价开始环比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7月6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已连涨3周。 据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专家分析称,综合看,在供需两侧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今年下半年猪价很难出现大涨大跌的局面,预计将呈现平稳运行、窄幅波动的特征。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不断成熟,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日益完善,牧原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猪周期将会呈现“弱周期、窄波动、慢变化”的趋势。长期来看,未来生猪行业的产能和猪价将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公司后续会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智能化应用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各项生产指标,持续降本增效。2025年公司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7800万头,仔猪800万头—1200万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kg。 国信证券表示,展望未来,看好牧业大周期反转,2025年国内肉牛大周期或迎拐点,海内外肉牛及原奶景气有望共振上行。生猪方面,2025年景气有望维持,低成本龙头现金流或将显著改善,中长期分红比例有望迎来进一步提升。五禽方面,禽产能整体维持低波动,其中,白鸡中长期消费中枢上移,黄鸡有望率先受益内需提振,看好龙头低估值修复。 广发证券表示,生猪养殖方面,当前生猪养殖从传统自繁自养模式,逐步走向产业链分工细化,从而衍生出聚焦仔猪外销的种猪公司、仅参与育肥环节的放养型公司等。本质上,生猪行业为应对资金、周期、疫病等风险而形成的养殖模式重构——中小养殖户选择参与部分养殖环节,行业母猪产能向规模场集中。展望下半年,由于前期行业产能回升整体较为温和,预计生猪出栏量同比小幅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生猪均价14—16元/公斤,优质养殖企业有望继续保持盈利。肉禽养殖方面,当前白羽祖代种鸡及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均处于历史高位,产能供给较宽裕,2025年价格向上弹性或更依赖餐饮消费复苏。 |
昨天 21:22
昨天 21:20
昨天 20:26
昨天 20:16
昨天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