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固态电池指数半年涨超26% 产业化进程提速 量产还有多少年?【SMM热点】 ...

来自: 金属要闻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逐渐加速,2025年上半年固态电池指数接连上涨,其指数最高一度在6月底冲上1868.9的高位,刷2023年2月以来的新高。从半年线来看,固态电池指数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26.12%,相比2024年上半年同期的-19.4%的跌幅提升明显。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火热的背后,是其产业化提速和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功装车以及当前低空经济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需求等因素的提振。此外,在过去半年间,政策面也在持续发力。

政策面多次提及支持全固态电池的发展

2025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固态化发展,重点布局大容量高安全储能电池、高功率电池、全生命周期高能效电池、储能用固态电池、全气候低衰减长寿命电池、高一致性电池系统等先进储能型锂电池产品。加强钠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布局等决策;

3月底,工信部发布了《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4月28日,工信部又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要前瞻布局前沿领域标准研究,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2025年5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T/CSAE 434-2025),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解决了行业界定模糊、测试方法缺失等问题

产业化提速

生产线建设加速 固态电池制造领域或里程碑式进展!

2025年7月4日,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设计产能达1.245GWh。此情况标志着我国在固态电池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向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迈出重要一步。

技术方面持续获得突破 部分企业高能量密度电池已有产出

5月21日,央视新闻方面有消息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春阳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近期取得重要突破,利用三维电子绝缘且机械弹性的聚合物网络,发展了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效抑制了固态电解质内部的锂金属析出、互连及其诱发的短路失效,显著提升了其电化学稳定性。该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

赣锋锂业此前在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提到,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覆盖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其中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首款500Wh/kg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

国轩高科发布的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中试样品的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单体电池容量较此前提升150%,达到70Ah同时预紧力下降90%,仅需MPa级压力就能运行。此外,金石电池还通过了针刺、热箱、外短路、过充、挤压等一系列严苛的安全性测试,安全性能优异。同时,金石全固态电池PACK系统已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工作,并开启装车路测,公司将按计划持续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程。产能方面,国轩高科518日表示,公司已经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计产能为0.2GWh。目前,金石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同时,公司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为未来的量产奠定基础。

宁德时代方面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多家车企公布固态电池装车进展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2026年装车,2027年小批量生产。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6月份曾提到,梅赛德斯-奔驰已将先进的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带入量产车型的测试,凭借其450瓦时/千克的突破性能量密度,一次充电可行驶1000公里。

长安汽车5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全力投入相关固态电池方面的研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上汽集团此前也透露,未来三年内将在全球发布超过10款车型,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

广汽集团在20244月的广汽科技日上推出了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将于 2026 年在昊铂车型搭载。据悉,该固态电池凭借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实现了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400 Wh/kg 以上,较当前量产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 52% 以上,质量能量密度提升 50% 以上,可实现超 1000 公里续航;安全性方面,可实现针刺、裁切不失效,耐 200 度热箱。

比亚迪方面,据财联社消息,2025年2月比亚迪CTO孙华军曾表示,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奇瑞汽车方面,2024年10月,据奇瑞全球创新大会消息,奇瑞正在研发固态电池,目标 2026 年全固态电池上车(定向运营),2027 年批量上市,纯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 1500km。

东风汽车方面,2025年4月,据OFWEEK锂电网消息,东风汽车宣布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8月率先在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车型上开展装车试验。据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固态电池研发人员石子轩介绍,“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高比能固态电芯,能量密度为350Wh/Kg。”

另外,宝马、奔驰、丰田、日产等车企也纷纷做出了其固态电池装车机量产预测,普遍都在2028~2030年之间。

市场预测固态电池装车时间为2027年 2030年可实现量产

目前从市场情况来看,多数市场专家及机构均普遍预测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开始装车。据今年2月央视新闻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

同是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开始装车,真正形成规模、占到市场1%可能还需五到十年。其预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开始的时间在2027—2028年,到2030年可以完全实现量产。

对于500Wh/kg的车用全固态电池,突破锂负极技术是关键,这可能借助基于人工智能的材料研发平台来实现。因此,欧阳明高预计其产业化的时间大概在2030—2035年。

2025年2月,维经济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马菲也预测,当前固态电池正处于技术突破期和产业化前期,预计2027年左右会实现小批量生产,2030年左右逐步规模化量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预计 2027 年前后将建立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并推出搭载的原型车,2030 年前后将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并装车使用。

2025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尽管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需解决技术、工艺和成本的问题,但从当前全球研发进展来看,随着量产技术工艺逐渐成熟,2027年前后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而大规模的量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202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预计,2027年前后将建立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并推出搭载的原型车,2030年前后将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并装车使用。

而固态电池,也凭借着其相较于锂电池能量密度更大、安全性更高等的特性,正在逐步的打开近年来的新兴领域——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大门,因此,一众机构对固态电池未来的发展也充满期待,市场热情持续高涨,板块中关于当前相关固态电池布局情况的企业介绍也是层出不穷,带动板块热度持续。

机构评论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受市场需求驱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头部企业纷纷布局中试线并推进样品验证,部分企业已实现半固态量产,预计2025—2027年将进入全固态小批量投产阶段。固态电池在材料体系与工艺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设备提出全新要求。当前设备环节有望作为产业化前置环节率先受益,头部设备厂商已加快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节奏,产业化预期强化下,固态电池设备市场空间有望率先打开。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够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当前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相对较低的领域,固态电池应用早于车端。随着固态电池整体性能的提升以及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固态电池将在多领域逐步实现应用,长期看好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发展。

东吴证券认为,当前半固态电池开启规模化装车,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小批量上车,2030年后规模化应用于储能领域,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打开应用空间。我们预计固态电池2025年陆续完成中试,2026-2027年陆续小批量装车,2028-2029年形成规模化量产。全固态电池干法工艺为主线,打开设备全新需求空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