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比赛下楼、装电池、叠衣服!记者实探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记者从5月28日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本届大赛共设置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挑战赛、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挑战赛、核心部件技术创新赛等五大赛道,以及28个场景比赛科目。竞赛内容涉及工业、家庭、商用等场景,有电池固定、垃圾清理、商品扫码等项目。截至目前,共计60余支参赛队伍报名。

图片
图片

图: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赛场已基本就绪一些参赛团队正实操训练

  机器人走进户外、工业、家庭等场景实操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挑战赛分为三个赛道(板块)。走近其中一个板块,记者注意到,该区域设有沙地、草地、台阶、立柱、斜坡等障碍,主要考验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运动能力。

  此时,工作人员正在领着一台黑色外观的人形机器人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在下第一个台阶时,该机器人表现出轻微的趔趄;在准备踏向第二个台阶时,它试探性地伸出脚后又慌忙缩回,意识到失败后连忙站直,宛如一个初学走路的孩童。片刻后,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下台阶的全部动作。

图片
图片

  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合伙人田富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片赛道主要考验机器人全地形动态运动能力。机器人的动态性能在家庭、工业等应用场景中至关重要。例如,机器人过草地,主要是看它是否会滑倒;绕柱环节,检查机器人能否用脚步转弯;机器人过沙地,可以考验它的综合运动性能。

图片

  另一侧的工业场景赛道设置了料箱搬运、零部件上下料、汽车贴标、电池固定4大工业任务场景。该板块主要考核机器人高负载作业稳定性、多工序协同能力及毫米级精细化操作精度,覆盖制造、装配、物流等核心生产环节。

  “料箱搬运场景,主要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分别设置了1千克和10千克的料箱。”田富强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生产中的电池固定环节需要机器人完成,因此大赛也设置了电池固定场景,考察机器人的精准操作能力。另外,汽车贴标场景要求误差不能超过几毫米,这也十分考验机器人的手部精准操作能力。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张林将同团队一起参加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挑战赛之工业场景赛,并聚焦汽车贴标和零部件上下料两项任务。

  “汽车贴标任务,要求机器人精准识别车身倾斜面并完成贴标签操作,重点考察标准考验、视觉定位和柔性操作能力。零部件上下料任务中,我们需要在精度要求下完成孔位对接搬运,强调机械臂的协同与动态稳定性。”张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两项任务直击工业自动化中高精准、高适应性的痛点,也是人形机器人迈向实际应用的关键场景。

  张林表示:“团队使用的机器人在赛前接受了针对性操作训练。通过掌机操作与遥感操作相结合,我们完成了机器人的移动、手臂抓取等操作,提升了人机协作效率。”

  在家庭场景赛板块,记者看到,一台机器人正在工程师的指令下训练抽取纸巾的能力。据介绍,家庭场景赛设置了桌面整理、衣服折叠、垃圾清理3大赛项,模拟真实家庭环境需求,考察机器人全面检验多模态感知、柔性抓取及自主决策能力。该场景将推动家庭服务机器人自主决策与人机协作技术突破,加速智能家居商业化进程。

图片

  让机器人学会干活

  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媒体通气会5月28日在上海张江举行。记者从该场通气会上获悉,5月29日召开的国际机器人技能大赛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

  据介绍,此次大赛是在往年张江机器人赛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旨在进一步激活上海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以赛促产,聚焦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推进场景落地应用,实现商业模式的正向闭环,推动技术、人才与资本向上海加速汇聚。

  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机器人何时能进入工业场景、如何进入家庭、如何在创新场景应用成为关注焦点。去年年底“模塑申城”方案全面实施,上海正积极推动软硬件产品实现多元场景落地。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表示,近期全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氛围比较乐观。上海机器人产业也在思考,能发挥什么作用。此次大赛强调,机器人不仅要会干活,还要产生经济效益,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第一,机器人要会干活,要求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能够实现软硬件的充分融合。具身智能与大模型技术正在上海深度协同,争取让机器人能说会听、会劳动、会干活。第二,讲效益,机器人需要形成协同人类技能的能力,与人形成优势互补。机器人能在不同场景中执行多种任务,无需针对每个新任务重新训练,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程序。”钟俊浩表示,“第三,多场景。上海具有丰富的机器人技术应用创新。一旦机器人能够听得懂人话,就可以在商业、工业、家庭等众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家政服务、商贸等领域。”

图片

  上海机器人产业以模力社区、张江机器人谷等重点园区为载体,力争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引领区。

  张江集团总经理陈微微表示,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浦东新区机器人产业规模占上海的三分之一,浦东90%以上的机器人企业在张江。张江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截至目前,张江已集聚了70多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和40多家软硬件企业,累计上架超百款垂类模型,覆盖核心零部件、研发服务方法、场景应用全链条,形成国内最密集的机器人创新生态圈。

  陈微微说,张江机器人产业是一片拥有4.2平方公里的机器人创新企业聚集地,它的产业定位是“一核心、两突破、三重点”: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以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关键控制软件为突破,以高端医疗机器人、特色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重点。

  “张江机器人更具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势,集聚企业覆盖全产业链约60%的细分领域,可为整机企业的生产制造提供更优的流程服务。”陈微微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