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 中美宣布互降关税第二天一早,从业22年的“老玩具人”王振收到来自美国客户的邮件,对方希望将此前暂缓的订单重新执行。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林丰(化名)时隔一个多月再次与货代公司联系预定集装箱,货船本周四已启航,将林丰公司生产的货值上百万元的电子消费品运往美国的仓库。 近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会谈结果好于市场预期,实体企业也高度关注并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调整。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制造业企业云集的广东东莞,此次受访的十余家企业涵盖玩具、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通信设备等多个行业,企业负责人对此前关税扰动的态度整体较为理性淡定,这与近年来对美贸易占比逐步下降、中国制造业面对高关税依然具有较强优势,以及企业自身加快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等因素有关。不过,企业对行业内卷亦普遍深有感受,“破题”行业内卷仍需政策支持和企业练好内功共同发力。 抓紧出货与调整订单 “没想到会谈这么快就取得进展,中美宣布互降关税第二天我们就订船订货柜,现在货已经离港了。”林丰5月16日对记者说。 林丰的公司设计、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并在亚马逊、美国线下商超等渠道销售。据他介绍,公司在美国租用的仓库通常会备足3—4个月的库存,自4月初美国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后公司就停止向美输送新的产品,当前在美销售的产品仍在消耗库存。《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他就联系货代公司订船订货柜,本周货已发出,顺利的话一个月后能运到美国补充库存,最近两周还会陆续发货。 一家为美国客户代工生产儿童玩具的东莞企业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本周已收到美国客户发来的出货通知。 “年初企业根据客户订单已备好生产物料,不料关税变动如此大,客户就让工厂暂停出货,但因为物料已备好,我们就先把产品做好放在仓库,现在关税下调后又可以出货了。” 同样是生产儿童玩具,尽管美国客户重新订货,但王振却仍在慎重考虑。 “由于美国4月初加征关税的政策中,目前仍有10%的税率被保留,客户重新订货的同时也提出了产品降价的诉求,希望我们承担这10%的关税。但玩具行业本来就是微利,所以我们还是在慎重考虑。”王振说。 王振是东莞玩乐童话婴儿用品公司(下称“玩乐童话”)的总经理,据他透露,年初美国客户预定了涵盖布书和玩具的1000个订单,4月关税变动后,企业积极寻求化解之策,目前通过与电商平台出口转内销的包销合作,以及加大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等方式,正逐步消化此前储备的产品。 淡定应对与加大研发转型 谈及关税变动的影响和应对,数十家东莞企业负责人的态度相对一致——冷静淡定。 “中国的企业近十多年来经历的外部挑战很多,都挺过来了,练就了企业家的好心态。”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下称“钜大电子”)董事长朱云称,对于4月的关税摩擦,大家还是有预期、有准备的,所以普遍比较淡定,不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8年第一轮关税摩擦那么忧心。 王振也有同感。他表示,从与同行的交流看,对于此轮关税变动,周围同行态度坦然,“2018年那一轮大家还是比较恐慌,但这一轮都比较淡定,因为2018年以来不少同行已在逐步开拓新市场,虽然新一轮关税摩擦对企业来说多少会有一点冲击,但大家还能应对。” 企业淡定的底气来自哪里?离不开中国产业链的国际比较优势以及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多家受访的企业负责人透露,海外建厂的综合成本比国内高,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凸显在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庞大的工程师和技能人才规模,以及敏捷的响应效率。 “我们从2016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近年来持续深耕印度、印度尼西亚,目前近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东莞市优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姜宇称,他们在东南亚生产电源适配器、储能等同类产品的隐性成本会比国内高5%—10%,因为基础材料如元器件供应主要还是来自国内,且当地人工效率低于国内,所以企业不会盲目“出海”。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和汽车连接器精密组件的企业,公司董事长王成海认为,连接器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来自产品的工艺制造,也就是要持续稳定地生产高质量连接器组件,这离不开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支撑。 “前几年一个海外大客户考虑从其他国家找供应商替代我们的一个产品,但是因为海外供应商的产品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到目前该客户依旧有80%的供货都来自我们公司。”王成海称,中高端制造业离不开庞大的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群体,中国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中国人聪明、勤勉,学习能力强,能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 除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比较优势外,国内不少企业近年来通过建立自有品牌优化产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等转型方式积极应对外部经贸环境挑战。 “我们公司一开始是做玩具代工,但发现很容易受海外客户的牵制,所以2015年下定决心建立自有品牌。”王振说,转型初始想着“两条腿走路”,代工和建自有品牌都做,后来发现还是要努力彻底转型。 近年来,玩乐童话在中东、欧洲等海外地区市场销售增速较快,一季度销量同比增超40%。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已拥有200多项核心专利并多次获中外玩具大奖,今年计划以AI技术和国潮IP双轮驱动,构建智能毛绒产业生态。 王成海也表示,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在8%—9%左右,加大研发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率。“我们的研发是跟着客户走,客户有新产品开发,我们就跟着一起设计新组件、做产品测试,公司研发和技术人员有400余人,去年研发投入近1亿元。” 从内卷中突围需内外双修 相比于淡定应对关税波动,不少受访企业对行业竞争加剧更深有体会。如何从行业内卷中突围,成为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课题。 “公司目前的订单相比去年同期未受影响,但我担心的是下半年行业卷价格加剧,因为目前用户端反馈需要降价,同行抢单也比较多。”朱云称。 据朱云介绍,其公司聚焦提供特种锂电系统定制化方案和产品。由于公司定位高端需求和定制化设计,所以市场规模小,此前一些做规模化量产的同行不会涉足这些细分小众领域,但现在也开始“凑热闹”,担心会对行业价格体系造成扰动。 东莞市德伸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永光表示,当前国内的塑胶玩具行业从原材料到产品各环节都在拼价格。以往对于首次合作的客户,行业通行的规则是要求对方先付30%定金,企业再接单,现在有些企业则可以不要定金就接单生产。 如何跳出激烈的竞争厮杀?不少受访企业都在探索破局之道,丰富产品类型、提高产品性能品质都是努力的方向。 高永光透露,公司今年计划发展做毛绒公仔,强化自有IP潮玩产品的拓展力度,因为这类产品具备文化溢价和品牌附加值。 艾尔佳净化科技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空气净化过滤产品的企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彭道远认为,所谓内卷,更多是在常规产品、中低端产品领域竞争激烈,企业想要跳出行业内卷,就要不断为客户提供升级类产品,要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上持续发力。“企业的竞争力要体现在与国际同行比,产品同等品质下成本更低;与国内同行比,相同成本下产品品质更好。” 除了企业自身修炼好内功外,打破内卷也离不开外部的政策支持。不少受访企业表示,“两新”政策等支持举措为企业拓市场提供了不少助力。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周永冲表示,“两新”政策带动了下游日用品家电、汽车设备生产等领域企业的设备更新需求,从而提振公司的工业机械臂产品需求。一季度公司单机类业务接单量同比增长近30%。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管秋生也表示,尽管“两新”政策的直接补贴对象聚焦于家电、汽车、农业机械等终端消费领域,但公司的下游产业链与这些领域高度关联,政策通过拉动终端需求间接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发展。一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8.18%;目前公司排产已到8月。 今年,朱云决定重拾海外市场,公司最近刚成立海外事业部,打算进军国外市场。2017年,彼时钜大电子的海外订单年收入接近1亿元,但朱云顶住内部巨大压力下决心放弃。“当时的订单都是做普通电池,技术门槛低,那时公司没有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优势,所以我们要探索差异化发展。现在,虽然国际供应链体系有变化,但高端、定制化锂电需求依然存在,中国的产品有效率、品质和成本等优势,这是我们的机会。”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4 小时前
4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