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第一案主角背后,隐藏着多少关键人物和事件? ...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编者按:2025年是资本市场成立35周年,也是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新财富》杂志开辟专栏,希望以历史的眼光,回顾35年间资本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既有资本市场第一起并购宝延争夺战,也有后续引起市场强烈关注和反响的君安之争、康恩贝集团收购浙江凤凰、宝万之争、恒通入主棱光、嘉丰股份整体资产置换等并购事件。透视围绕这些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出资本市场,尤其是并购重组市场35年的发展脉动。

35年来,在财富效应的驱使下,逐鹿并购的主体越来越多元,或明或暗、百家争鸣;方式越来越多维,或繁或简、百花齐放;动机越来越多样,或利或名、生生不息。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有的结局甚至令人吁嘘。这些并购事件,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商业发展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并购重组不断规范,监管者也在努力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监管理念、迭代监管政策、更新监管方式。市场参与各方的反复博弈,共同推动着资本市场不断向前演进。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砺羽

原标题:《从宝延风波到方正纷争,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史的起点与交锋》

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延中实业”,600601)是A股最早公开发行的股票之一,也是最早在柜台交易的股票、最早在上交所上市的三无概念股(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外资B股)。因所有股票从一开始就全流通,其股权高度分散,成为资本市场各路玩家眼中的“香饽饽”。

围绕着这家公司,不仅诞生了中国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收购第一案,收购及反收购、破除内部人控制等戏码也不断上演。延中实业更名为方正科技后,收购和反收购战也是宕荡起伏,精彩万分。延中实业无疑是资本市场收购史上最耀眼的星星。

01 宝延风波:中国上市公司二级市场收购第一案

时值1993年,中国证券市场第一起并购事件发生了。

这是由中国深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宝安”,当时证券代码0009)对延中实业发动的一次收购行为。双方都是早期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主。

被收购方延中实业作为上海老八股之一,是最早公开发行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柜台挂牌公开转让的股票、上交所成立后首批上市的股票,同时,也是股权分置改革前仅有的5只三无概念股之一(全部股份均可流通,无须股权分置改革)。

收购方深宝安也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个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新中国最早出现的股票,新中国第一套实物原始股票,发行了第一张可转换债券、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

延中实业成立于1985年初,原是上海延中路上的一个街道生产小组。很多“上山下乡”的上海知识青年返城后,都被安插在类似的街道企业中。延中实业只是当时上海成百上千的街道企业中的普通一员,业务本身并不突出。1985年,上海市着手酝酿股份制试点,选择了一批集体企业和郊区企业投石问路,分别为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6家企业加上之前首家公开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和异地的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俗称“上海老八股”)。当时没有选择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估计主要考虑如果试点成功了足显股份制威力,就算搞砸了社会影响也在可控范围。

1985年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复:延中实业发行500万元股票,其中集体股200万元,个人股300万元,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按面额50元平价发行。9天后的1月11日,在中国尚无专业证券媒体的情况下,延中实业分别在《文汇报》《新民晚报》和《解放日报》刊登广告,向社会告知:延中实业要发行股票,每股50元,合计10万股,募集资金500万元。1986年9月26日,延中实业股票和飞乐音响股票一起在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挂牌上柜交易,成为第一批可流通股票。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老八股首批上市,其中,延中实业、申华实业、爱使股份、飞乐音响股票全部可上市流通,成为第一批全流通股票(加之1992年1月上市的兴业地产,这五只股票俗称三无概念股)。1992年2月18日,上交所取消延中实业、飞乐股份股价的涨跌幅限制和流量控制,延中实业又成为股票率先取消涨停板制度、试行放开股价的公司之一。1992年,延中实业投资建立包装材料公司、饮用水公司、复印纸厂等,确立了未来几年内的主营业务。当年公司实现主业收入1388万元,净利润309万元。截至1992年底,公司股本3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其中法人股占9%,社会公众股占91%。

正是基于如此历史前提,也基于延中实业的股权结构与业务结构,深宝安打延中实业的主意不是一朝一夕。

深宝安成立于1983年,1991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深交所第五只上市的股票,比深圳老五股之一深金田上市时间还早。深宝安当时主营房地产、工业及进出口贸易。浸染在国内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深圳,深宝安春风得意。1992年末,深宝安开始寻觅收购对象,延中实业股权分散以至没有控股股东,从实际操作和收购成本上都相对容易。

再说说当时的收购法规。1993年4月22日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112号令)第四十七条规定:任何法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证券交易场所和证监会作出书面报告并公告。但是,因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量减少,致使法人持有该公司百分之五以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在合理期限内不受上述限制。此外,任何法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后,其持有该种股票的增减变化每达到该种股票发行在外总额的百分之二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证券交易场所和证监会作出书面报告并公告。

1993年9月13日起,深宝安旗下宝安上海、宝安华东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悄悄购买延中实业的股票。9月29日,上述3家公司已经分别持有延中实业4.56%、4.52%和1.657%的股份,合计持有10.6%。由此,延中实业的股票价格也从9月13日的8.83元/股涨至12.05元/股。

9月30日上午,深宝安继续增持延中实业的股票,持股比例达到15.98%。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深宝安向延中实业公开宣战。9月30日上午11点15分,上交所电脑屏幕上跳出深宝安持有延中实业5%以上股票的公告,延中实业股票被临时停牌。停牌后,延中实业指出,深宝安拥有的延中实业股票一日之内暴增超过法规规定上限,且涉嫌与关联方联手操作规避法规及市场监管,因此将深宝安的违规操作上报证监会,希望能得到支持。

这是1993年国庆节的前夕。国庆后,延中实业股票复牌,深宝安继续通过二级市场加仓,至1993年10月22日,其最终持股比例高达19.8%,稳居第一大股东地位,由此开辟了中国证券市场收购与兼并的先河,全市场首个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成功实现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诞生了。

1993年10月11日,证监会、上海证管办、上交所对深宝安的收购行为进行了联合调查。10月22日,证监会发布的调查结论为深宝安购入延中实业股票是市场行为,持股有效,但对深宝安信息披露不及时处以100万元罚款。证监会相关处罚决定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深宝安以关联方联手操作的不规范收购方式购买股份后占有的延中实业股份19.8%,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最早到1993年11月4日前才能拥有如此比例股份(按照法定程序计算的),因此,“宝安系”在该日期之前不得再次购入延中实业股票;二是“宝安系”中的两家关联方于9月30日卖给公众的20余万股延中实业股票利润归延中实业所有(属于“短线交易”);三是对未按照法律法规履行收购信息披露义务的宝安上海公司予以警告处分并罚款100万元,对其关联方宝安华阳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给予警告处分。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行政处罚。

双方最后以和解方式握手言欢。至此,深宝安得以顺利进入延中实业。深宝安控股后,延中实业在业务和管理上没有多大改变,注入的宝安上海房地产业务对提升业绩有所帮助,但经营思路仍沿续老路。深宝安只派来两人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董事兼副总,其他岗位未作变动。实际上,延中实业的经营管理仍由延中实业老人把持,形成内部人控制格局。

宝延风波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例控制权变更事件,标志着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同时也催生了A股市场挖掘不尽的题材板块——资产重组。其后的万科举牌申华、恒通控股棱光、康恩贝收购凤凰、辽国发、君安拨弄爱使、恒丰举牌兴业、上房集团整体置换嘉丰股份等一系列事件,都可说是这一风波激起的千层波浪。

02 方正集团入主,延中实业被重组并改名方正科技

深宝安在成功利用资本运营实现企业扩张以后,深感法人股持有战线过长,决定收缩战线,变现部分股权,集中力量发展主业。

1998年起,深宝安开始逐步减持延中实业股份。北大方正集团看准时机,于1998年5月11日发布举牌公告,称截至1998年5月9日,北京大学关联企业共持有延中实业股票5263801股,持股比例为5.077%。其中,北京大学下属的北京北大科学技术开发公司和北京正中广告公司持有延中实业普通股5184001股,占5%;北京大学全资企业方正集团持股100股,北大资源集团持股79700股。

举牌公告一出,延中实业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应声大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当年深宝安举牌延中实业时,管理层进行了强烈抵抗;而对于北大方正集团的举牌,无论是多年的老股东还是管理层,普遍热烈欢迎并一片喝彩。以至在两周后的5月2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变成了一场热情洋溢地欢迎方正集团进入延中实业的“迎新大会”。当然,投资者看中的是方正集团后面“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

随后,在深宝安默许下(当时深宝安仍持股10%左右,是第一大股东),北大方正关联企业以第二大股东身份改组延中实业董事会,北大方正集团董事长张玉峰出任董事长,取得经营管理控制权。

此后,延中实业于1998年9月以5850万元的价格受让深圳方正科技显示设备公司65%的股权,改变主业发展方向,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在此之前,延中实业业务已经开始全面转型,方正集团将原延中实业的传统业务及部分资产剥离出售,仅保留办公用品业务。10月,延中实业更名为上海方正延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月,方正集团将其旗下方正控股(00418.HK)的电脑业务剥离出来,注入方正科技。11月2日,其股票简称由“延中实业”彻底更改为“方正科技”(简称“方正科技”)。同月,方正科技设立上海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方正科技持有其90%的股权。更名后两个月,东莞市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方正科技持股90%。至1998年底,方正集团已将其全部有关PC研发、制造、销售的业务置入方正科技。

在方正集团操控方正科技全面转型的全过程中,直至转型完成后,深宝安一直是延中实业第一大股东。1998年,深宝安先后五次发布公告,减持公司股票。截至1998年12月31日,方正科技业务转型基本完成,深宝安仍是方正科技第一大股东,持有8.47%的股份,直至1999年上半年完全退出。

尽管深宝安掌控资本话语权,但因缺乏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而未真正掌控运营权,最终只有谢幕。不过,方正介入后带动延中实业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大涨,从深宝安入主时每股10多元涨至30多元,让深宝安赚得盆满钵盈。而延中实业的辉煌也是在“方正时代”创下的。

1999年,方正科技完全确立了电脑的主业地位,业绩大增,实现主营收入16.53亿元,同比增长555.68%。2000年,方正品牌的个人电脑销量达到了83.6万台,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二名、亚太地区第八名。品牌的优势,业绩的优异,奠定方正集团对方正科技的领导地位。

03 四川长虹、裕兴、上海高清,曾先后欲染指方正科技未果

方正集团持股比例较低,其控股股东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于是,资本大戏又开始敲锣。接着先后发生了四川长虹(600639)、裕兴、上海高清争夺方正科技控制权的收购事件。

四川长虹收购案

方正科技2000年年报显示,四川长虹的子公司虹兴仓储和江苏长虹赫然成为方正科技的第三、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69%和1.22%,合计持股2.91%。而公司第一大股东北大方正持股比例为3.77%,北大方正与其关联企业北大科技总共持股份额为4.36%,仅高出四川长虹1.45%。而当时四川长虹在资本市场正如日中天,仅账面资金就达100亿元,如有心入主方正科技,可谓十拿九稳。更大的险情还是来自方正集团内部。

1999年,方正集团爆发了著名的“逼宫事件”,香港方正的第二大股东要求香港方正董事局主席王选辞职,引发高层人事地震。北大校方断然调整方正集团董事会以“平息内乱”,最终,原集团董事长张玉峰和王选同时离开,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闵维方出任方正集团董事长。由于方正集团和方正科技之前存在“权力下移结构”的设计,方正集团对这家子公司几乎失去控制权,根本无法掌握方正科技的重要信息。“母子游离”状态之下,方正科技的大权实际掌控在时任常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且代行董事长职权的祝剑秋手中,而祝剑秋试图与长虹联手。当时,如果内外夹击格局一旦形成,方正科技极有可能易帜。

恰在此时,2001年2月,四川长虹发生人事变动,原董事长倪润峰复出。四川长虹高层换帅之后,对方正科技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此后,四川长虹减持方正科技股份,入主故事基本画上句号。方正科技的外患得以暂时消除。

裕兴收购案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四川长虹退出,却给另外一位觊觎者以可乘之机。

2001年5月11日,北京裕兴机械电子研究所联合河南觉悟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年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凯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裕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宇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发布公告,宣称合计持有方正科技5.4103%的股票,成为第一大股东。

举牌当天,裕兴发表声明,向方正科技提出议案:要求增补六名董事和两名监事,并修改200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此后,双方在二级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控制权争夺战。

5月14日,方正集团向上市公司董事会提交了增补五位董事候选人的提案,其中,方正集团的核心层有两位:肖建国和魏新。魏新曾协助闵维方工作,2000年6月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实际代行董事长的职务,后来成为方正科技的核心人物。

按原计划,方正科技于5月28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并以董事会名义提出16名董事候选人(选举7—9名董事)、3名股东监事候选人,并把5月16日作为股东大会的股权登记日。

不过,当时方正集团除了外患,还有内忧。在这次的股权之争中,祝剑秋不但不配合方正集团的反收购操作思路,5月15日,其掌控的方正科技董事会还召开会议,通过了裕兴关于利润分配的方案。

由于方正集团和裕兴两方都提交了董事会候选人人选,方正科技董事会要求其提供相关人员任职资格的有关证明,以便对其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公告将方正科技股东大会延至6月28日,原股东大会通知中规定的有权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其股权登记日不变,仍为5月16日。2001年5月30日,方正科技董事会又在公告中公开表示董事会与方正集团的不同意见,称方正集团与裕兴方面推选的董事候选人名单存在关联性。祝剑秋希望以此推延股东大会的召开,为自己迎来更多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支持。

当日下午5点,方正集团董事会紧急约见媒体,首次就方正科技发生的情况正式对外披露信息。方正集团副董事长魏新宣布,祝剑秋近期的言行严重危害北大和方正集团的合法权益和声誉,免去其方正集团副总裁职务。次日5月31日,方正科技召开董事会并发布公告,对方正集团的指责予以反击,但明显软弱无力。6月8日,祝剑秋突然向方正科技递交辞呈。2001年6月10日,方正科技召开临时董事会,推荐北大的严纯华为临时召集人,任命蒋必金为代理总裁;同意北大方正推选的5名董事候选人提交股东大会审议。6月12日,祝剑秋辞去方正科技副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此后,方正集团彻底控制了方正科技董事会。此举也为方正科技对裕兴的反收购战奠定了内部基础。而裕兴提交的增选董事候选人议案则在方正科技董事会阶段就没有后续声音,也根本不可能提交到股东大会。从6月12日至27日,裕兴曾先后两次提交相关提案,但方正科技董事会均不予理会。对此,裕兴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管办和上交所提出要求查处的报告,甚至做好了起诉的准备。

与此同时,方正集团开始在二级市场增持方正科技股票。5月15日,方正集团公告增持方正科技股份至935.1万股,占比5.0107%(当时有媒体报道方正集团想退出方正科技,基金公司为防止其套现走人,也要求方正集团持股量必须达到5%,作为与方正集团合作的条件。而方正集团如果持股5%以上,为避免短线交易,须6个月以后才能减持)。

耗时一个多月的股权之争后,6月28日,方正科技的股东大会尤为被大家所期待。但事实上,中小股东大闹会场才是这次大会的高潮。股权之争使得方正科技股票大涨,但方正集团收回控制权的过程中,发布多份前后口径不一的公告和声明,先是赞美方正科技管理层的成绩,后又声称年报内容不实,导致方正科技股票应声大跌。在6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中,共计1400名方正科技中小股东参会。由于中小股东情绪激动,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以至后来需要配枪的警察坐镇。其间屡屡有股东上台欲阻止发言者的讲话,在投票环节,投票箱在混乱中被砸烂,部分已投选票被撕扯后散落一地。当天会议被迫休会,下午16时又重新进行投票。

在当日股东大会现场,裕兴再次提交董事会候选人议案,仍未果。最终股东大会投票结果是:北大方推选的5名董事全部当选,魏新当选为董事长,作为方正科技董事会推荐的董事人选,祝剑秋此次没能成为董事会的成员。股东大会同时通过了裕兴提出的每10股转增10股的分配方案。裕兴曾一路高呼争夺方正科技的控制权,但赶到“城门口”却被拒之城外,而“城里”的方正集团早已胜券在握,稳住了对方正科技的控制权。这场争夺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方正科技的股价在短期内大幅波动。

在反收购战中,有一位关键人物起到了极重要作用,即李友,后期他也成为方正集团的灵魂人物。作为方正科技重要投资人之一的李友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与方正联手,李友和张海均为方正集团推选的五名董事候选人之一。奇怪的是,河南觉悟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方正科技0.2353%,盟友张海控股的凯地投资持股0.80%,均是裕兴的一致行动人。这也导致祝剑秋质疑方正集团和裕兴存在关联关系。后来,李友率其团队加入方正科技经营管理层,李友出任董事、执行总裁,他本人也由此完成了从资本运作者向产业运营者的转型。李友在方正科技业绩凸显,后升至方正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并最终一度掌控方正集团。2016年因内幕交易罪,妨害公务罪和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李友获刑4年半,并处罚金7.502亿元。

上海高清又掀收购闹剧

就在裕兴举牌风波平息3个月后,方正科技再遭举牌。2001年10月,上海高清持有方正科技的股份达到5.000026%,成为方正科技第二大股东,位列第一大股东北大方正(持股5.01%)之后。

上海高清2001年8月30日才成立,注册资本金1亿元,上海高清数字创新中心以技术投资持股35%,深圳市福鸿达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5%。根据当时媒体报道,其主业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要产生利润,至少需要5年,上海高清由此意图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来实现其产业的扩张。而方正科技在国内IT领域中的业绩与地位被其看中。之后,北大方正和上海高清开始了你追我赶的增持游戏。

11月16日,3次公告后,上海高清成为方正科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4982%,高出北大方正0.285%。11月22日,上海高清与3家盟友——南大科技园、东大科技园、北京申易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合计持股超过10%,并向方正科技董事会提交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请求,包括拟修改公司章程、增选10名董事和3名监事的方案,并建议将股票简称改回延中实业。同时,上海高清还提议于2001年12月17日召开2002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而方正集团也在二级市场不断增持股票。11月8日公告显示,成立于2001年11月1日的方正集团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方正科技有限公司买入方正科技124.88万股;11月23日,方正集团增持至24632450股,持股比例为6.6%;11月30日,方正集团联合北大方正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方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正中广告公司、河南方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方正蓝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大资源集团公司合计持有方正科技10%的股份,其中出现了河南方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方正蓝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张新面孔。

股权增持过后,双方又进入唇枪舌战阶段。12月21日,上海高清等4家单位发布要求魏新辞去董事长兼总裁、李友辞去董事职务的公开信,并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魏新、李友等五名方正集团派驻董事,并提出五名董事候选人名单。12月31日,方正科技董事会同意将上述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对此,方正集团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反击,向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提起股东会召集权纠纷案。

宣武区法院向方正科技下发《通知》,认定上海高清的公开信无法得到事实认定,因此要求罢免和更换董事的议案不得提交临时股东大会。同时,李友就方正科技侵害其名誉权纠纷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02年1月15日,方正科技接到金水区法院《司法建议书》,建议公司将罢免和更换董事的议案不提交临时股东大会。为此,方正科技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将上述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而上海高清等提议股东以董事会暂缓召集,召开提议股东要求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的做法与《公司法》、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相违背、方正科技未向宣武区法院函证其《通知》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某些部门的要求与中国证监会的规定相冲突时应当执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等为理由,拒绝参加临时股东大会,并发出异议函。2002年1月22日,方正科技如期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上海高清缺席,其所提交的包括修改公司章程、变更证券简称等4项提案全部被否决,增选董事、监事的议案因章程修改未通过而并未提交股东大会表决。至此,上海高清举牌事件草草收场。

2002年方正科技中报显示,上海高清完全退出前10大股东之列。而方正集团持股7.02%,其关联方深圳市方正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82%、北京方正蓝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54%、河南方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49%,合计持股11.87%,稳居方正科技第一大股东地位。最终,方正集团以增持股份对“一致行动”,赢得了收购战的胜利。

这期间方正科技之所以被频繁举牌,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一是方正科技的股权分散度是当时千余家上市公司中的最高者之一(即其是三无概念股)。其第一大股东方正集团的持股比例在事发前只有3.77%,与关联方合计才有4.36%。和裕兴交战增持后也不过在5%左右,靠5%的持股比例获得控制权,在沪深千余家上市公司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在上海高清战后,和一致行动人共同持股比例也仅10%。二是方正科技总股本全流通且只有1.86亿股,股权的流动性在千余家上市公司是最好的。三是其经营较为出色,是高科技股中难得成长型绩优股之一。方正科技2001、2002年的经营是蒸蒸日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快速增长,是方正集团旗下经营最好的一家子公司。以上三点,决定了方正科技成为2001年期间沪深股市最为诱人的收购对象。

04 小插曲:牛散举牌方正科技

2003年以后,方正集团及其关联方长期持有方正科技10%以上股份,而且,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方正集团持股比例不断增加,方正科技相对风平浪静。2022年后,方正科技破产重整,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珠海国资背景的华发科技,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更加集中。

2019年5月9日,资本牛散曾远彬举牌方正科技。方正科技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8日,曾远彬持有其3.9705%股份;张佳华持有0.6797%股份;广东万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0.2496%股份,合计持有4.8998%股份。5月9日,曾远彬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0.1062%股份,三方合计持股5.006%。曾远彬与张佳华为夫妻,二人合计持有广东万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三方属于一致行动人。其增持目的是财务投资,不谋求公司控股权。之后,曾远彬及其关联方一度最高持有方正科技的5.7646%股份,但未掀起任何波澜。

事实上,曾远彬夫妇2017年就开始购入方正科技股票。方正科技公告显示,曾远彬夫妇2017年末就位居其第二、四大股东之列,合计持股4.32%;2018年末,二人仍为方正科技第二、四大股东,合计持股4.23%。2020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曾远彬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0.7701%股份,合计持股比例降至4.9945%,低于5%;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6月底,二人合计持股比例依次为4.26%、4.29%、4.55%;而2022年末,曾远彬持股比例降至1.88%。方正科技2023年一季报、半年报显示,曾远彬持股比例依次为1.87%、1.07%,到2023年三季报发布时,其已彻底消失在前十大股东名册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