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公募前4个月的业绩表现出炉,重仓机器人和创新药这两大赛道的基金业绩靠前。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权益市场经历了一波震荡调整,尽管重仓机器人赛道的基金净值波动较大,但还是守住了领跑全市场基金的业绩表现。同时,随着创新药板块的反弹,重仓该板块的基金净值大幅回暖。 受访人士认为,尽管市场波动加剧,但机器人相关赛道依旧有丰富的投资机会,已经反弹的创新药板块仍然有较大成长空间,但投资者需要警惕估值泡沫的风险。 两类主题领涨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股票型基金方面,年内业绩暂居第一的依旧是提前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而年内业绩排在该基金后面的十几只基金,均与医药相关。其中,中银大健康、华安医药生物、平安医药精选年内净值涨幅均超过40%,嘉实互融精选、富国医药创新、东方红医疗升级、银华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多只医药相关基金净值涨幅均超过30%。 混合型基金方面,依旧是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年内业绩领跑同类。记者注意到,重仓此类板块且业绩居前的基金数量相对较多,最高1只年内净值涨幅超过60%,多只年内净值涨幅超过50%。另外,也有1只医药主题基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年内净值涨幅超过50%,诺安精选价值、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中银创新医疗等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40%。 从医药股的表现来看,截至4月底,有多只科创板上市的医药企业年内股价涨幅超过50%,涨幅暂居第一的创新药企业一品红在一季度末被39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包括长城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年内涨幅居前的泽璟制药在一季度末被广发、汇添富、博时基金等公司旗下多只基金重仓。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唐晨对创新药板块保持高仓位的理由是,一季度创新药板块在政策、业绩、市场风格等多重因素共振下表现较好。 嘉实互融精选基金经理重仓医药板块的理由是,板块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并且,从中长期看,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全球化发展,仍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从上述业绩表现来看,人形机器人和创新药已然成为当下表现最好的板块,前者让多只基金异军突起,后者则让沉寂多年的医药主题基金重回“春天”。不过,板块表现已出现明显分化,前4个月的基金业绩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股票型基金中,有113只基金年内净值涨超20%,有231只基金年内净值跌超10%;混合型基金中,有208只基金年内净值涨超20%,有200只基金年内净值跌超10%(份额分开计算)。在跌幅居前的基金中,其重仓板块主要包括煤炭、光伏等。 仍有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已被多位基金经理看好,众多基金在一季度押注了相关赛道。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今年被认为是具身智能发展的“量产元年”,机器人赛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二是机器人赛道涵盖了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为基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分享行业发展的红利。三是国内政策端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多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但也有业内人士在近期提出,基金押注人形机器人这类成长赛道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例如,近期反弹的创新药板块曾被多只医药主题基金重仓,这些基金也因板块调整经历了长期的低迷表现。 姚旭升指出,4月份市场波动较大,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不佳,部分基金净值回撤较大。“尽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但科技成长方向的机器人、AI算力等领域还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机会”。 对于创新药板块的较大反弹,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认为,主要得益于政策红利释放与盈利改善的双轮驱动。由于投资人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存在分歧,导致短期投资情绪波动,这也促使部分资金转向确定性更高的创新药板块。 韩玮指出,在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和人工智能巨大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未来市场仍将关注创新药和人形机器人这两大方向。然而,投资者需警惕此类技术革命型行业所固有的风险,以及个股估值可能出现泡沫的风险。对于短线资金而言,不宜盲目跟风。 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姚旭升表示,高股息的防御性资产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垫,比如,银行、电力等高股息板块,可能会受到更多稳健型投资者的青睐。此外,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可以关注顺周期消费品,以及受益于财政补贴政策的家电、汽车等行业。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