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久旱逢甘霖”!这次“新”在何处?

来自: 证券时报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年内,创新药板块悄然走牛,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高达28%,多只成份股有超过70%的涨幅,A股相关板块也有提振。与指数挂钩的ETF亦同步上涨,七成基金年内被资金净买入。

多名基金经理认为,当下创新药仍处于产业加速向上的周期,今年也有强基本面的兑现支撑。而港股创新药板块则因估值层面更具性价比优势,且具备更好的基本面相对优势。

港股创新药走牛

年内,港股创新药板块悄然走牛,恒生创新药指数的成份股中,截至5月7日,主营业务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科伦博泰生物涨超92%,三生制药亦有九成涨幅,乐普生物、巨子生物以及诺诚健华等涨幅超过50%。

受个股提振,恒生创新药指数也同步大涨,挂钩产品中,华泰柏瑞基金、银华基金以及汇添富旗下3只ETF年内涨幅超过30%。

睽违已久的医药板块行情再度成为投资热点,且这次成为焦点的细分领域是创新药板块,A股与港股联袂上涨,中证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约6%。

资金也踊跃涌入创新药板块,份额方面,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份额增加了27亿份,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份额均增超17亿份,20只创新药ETF(包括A股、港股主题)中,有14只基金年内被资金净买入。

华安基金解读近期行情时认为,与其他行业板块相比,医药有着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刚需。医药行业的需求相对坚实,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市场空间或将被进一步打开,所以即使外部受不可抗力需求萎缩,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也足以提供支撑。

其次是出海。我国医药领域的出海,多为知识产权出海,也就是通过BD(商务合作)、NewCo(成立新公司)等方式出海,受到的冲击较小。

然后是AI利好催化。华安基金介绍称,AI应用端的加速发展,尤其是DeepSeek的破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的生产效率,比如创新药在研发时,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在靶点发现、分子设计、虚拟筛选等环节,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进而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企业盈利能力。

最后是政策松绑。医药领域其实也属于“新质生产力”的一员,所以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创新药板块,医保谈判降价幅度从早期70%收窄至30%,《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也明确了创新药定价保护机制,政策风向从“控费”转向了“促新”。

基本面迎来转折

医药乃至创新药板块的崛起与基本面不无关系。广发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家百亿市值以上规模的港股创新药企中10家营收增速为正,其中营收利润同为正增长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营收增速最大的企业为云顶新耀,当期营收增速为341.8%;扣非净利润增速最大的企业为信达生物,为91.8%。

有公募人士指出,创新药业务是医药行业的高科技业务,创新药板块是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内创新药公司有传统仿制药企转型创新药业务,仿创结合的Pharma公司,也有纯创新药业务的Biotech公司。

银华基金马君解读称,从整体财报数据来看,Biotech公司中,A股代表公司2024年总收入同比大幅增加,扣非归母净利润总和同比大幅减亏。H股代表公司2024年总收入总和同比小幅增加,而扣非归母净利润总和同比大幅增长。

“整体制剂pharma标的2024全年与2025年一季度营收总量同比基本持平,龙头pharma标的2024年营收同比略好。从利润看龙头pharma标的2024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超过20%和10%,显著高于Pharma整体,主要来源于龙头Pharma创新药业务大幅增长。”马君表示。

“港股”和“创新药”依旧是关键词

对于未来的行业发展和医药投资,华安基金桑翔宇看好创新药和AI医疗,他认为:首先,创新药仍处于产业加速向上的周期,今年也有强基本面的兑现支撑。当前多项新技术已经看到萌芽开花;同时,创新药从可预期的BD潮走向盈利潮,以往大家对创新药的疑虑是研究壁垒高、企业没盈利,因此不敢投,但随着未来企业的收入高增速带动利润的快速提升,就进入了投资者可理解的范畴内。

其次,AI医疗有望成为2025的年度投资主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AI医疗的底座能力强、具备先发优势和互联网化的运维能力。目前,国内AI医疗已发展出三种商业模式,分别为AI+制药、AI+ Biotech和AI+医疗。

“医药行业2025年有望迎来向上的复苏机遇,而在诸多子行业中,创新药、AI医疗,因为有政策、新技术等的加持,或许有望成为新的‘黑马’。” 桑翔宇表示。

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则强调了港股市场的高弹性:港股创新药的估值扩张弹性、空间或强于A股。首先,更高的研发费用率和海外收入占比表明,港股创新药行业的“含新量”更高,同时板块整体净利润增速自2023年上半年以来持续领先于A股,结合盈利前景预测来看,这一比较优势将有望延续。

其次,港股创新药行业对美债利率更加敏感,更受益于海外流动性宽松后对估值层面的提振。最后,港股创新药行业在估值层面也更具性价比优势,结合更好的基本面相对优势,也意味着潜在的估值弹性或更大。

长城基金龙宇飞在基金一季报中表示,随着中国在AI大模型、医药研发创新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日渐提升,过去几年持续受压制的医药板块,尤其是其中具备科技成长属性的公司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目前AI在医药医疗行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应该像过去一两年重视科技一样重视医药领域。”龙宇飞表示。

排版:刘珺宇

校对:冉燕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头部机构韧性凸显 中小公司差异化突围发布时间:2025-05-08
下一篇:
首次出现!事关中证A500指数基金发布时间:2025-05-08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