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释放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积极信号。 东风已来,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深市一批医药生物企业正乘“数”而行、提“智”增效。 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 2024年,多个“十四五”规划类文件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等一系列重大的产业支持政策相继发布,首次将创新药列为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和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持续鼓励医药行业向高质量、创新驱动方向转型,聚焦医药、医疗、医保协同发展和治理,三医联动协同发展促进行业的规范化与高效化。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持,医药生物产业迎来哪些变化呢? 贝达药业是一家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深耕肿瘤创新药二十多年,构建了覆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等肺癌关键靶点的产品线,在肺癌靶向治疗领域保持创新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拓展到肾癌、乳腺癌、眼科、白蛋白等其他领域。 贝达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人才、项目、信息及资金的互动及交流,公司以贝达药业主体为核心,医药产业基金、梦工场为两翼,围绕新药产业、前沿科学、临床需求,以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理念开展创新生态圈的构建工作。公司通过资金投资、战略合作等与优质潜力企业达成合作,并支持企业在研发、临床和商业化进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鱼跃医疗专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鱼跃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围绕核心业务和战略领域,探索创新路径,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推动现有产品实现升级和快速迭代。公司将继续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将持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创新等在公司业务中的融合、探索与实践,助力公司产品研发创新、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制造工艺改善,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业务发展,为更多用户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一创新理念将贯穿公司各层面,引领公司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再看健帆生物,公司专业从事生物材料和高科技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具有创新技术的血液净化产品提供商。 在资本市场的赋能下,健帆生物持续加大在血液净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探索力度,调整完善研发架构,增设创新中心、膜材研发中心;健全研发项目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技术攻关激励额度;入选广东省唯一的医用聚醚砜材料研究“揭榜挂帅”单位,倾注研发资源开展血液透析器膜材料技术攻关,以解决国产生物医用材料“卡脖子”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 “公司IPO及可转债融资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或扩建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募投项目,为公司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设备采购、人才引进、构筑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供直接支持,推动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稳步提高。”健帆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创新成果驱动业绩增长 原创性技术产品和颠覆性研发成果持续涌现,深市医药企业实现了持续的业绩增长。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实力、先进的生产工艺、独创的智能制造系统、高水平的质控能力、强大的推广团队等全方位竞争优势,筑起宽阔的护城河。”健帆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上市至今,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22%,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19%。且公司现金流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多年超过净利润,整体盈利质量维持高水准。 数据显示,健帆生物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11.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5年的4.03%提高至2024年的8.97%。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近50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超17%。 研发上的持续投入给贝达药业带来了持续的回报。公司目前已有凯美纳、贝美纳、贝安汀、伏美纳、赛美纳五款上市药品,在研管线中1项NDA申请正在进行审评审批,20余项进入临床试验,涉及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 贝达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自上市以来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从10.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4%,实现连续7年正向增长,筑牢回报根基。公司现金分红持续落地,从近三年分红情况来看,公司2022、2023、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84亿元,高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以实际行动与全体股东共享经营发展成果。 在创新重塑医疗器械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鱼跃医疗研发投入5.47亿元,同比增长8.3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7.23%,近五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到18.39%。通过长期基础研究与深耕临床的技术积累,公司正推动家用医疗器械迈向智能化、穿戴化、集成化发展。 “随着品牌形象的优化、生产与研发能力的加强、并购整合能力的提升、海内外销售的不断突破、各产品业务规模的扩大与产品品类的扩展,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多年发展下来鱼跃医疗已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先企业。”鱼跃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整体来看,截至2025年4月29日,深市256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676.30亿元,研发费用448.64亿元。3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2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另外,已有235家深市医药生物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27.42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0.99亿元,40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50%,研发费用合计91.26亿元,同比增长3.54%。 校对:姚远 |
昨天 23:20
昨天 22:00
昨天 22:00
昨天 21:58
昨天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