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等10个省份全面实现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 生育津贴也叫“产假工资”。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津贴代替,这笔钱来自“五险一金”的医疗(生育)保险基金。以前领取生育津贴,是医保部门先把钱打到单位账户,再由单位发给参保职工,申领流程复杂,耗时长。 近年来,医保部门持续推进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目前全国大约三分之一的统筹地区已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湖南省株洲市,今年2月1日起,申领资料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原来需在产假结束后才能启动的申领流程,提前到分娩后即可办理;办理时长也从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今年36岁的王女士即将迎来第三个宝宝,她说,以前从生完孩子到领到生育津贴要8个月左右,现在方便多了。 株洲市民 王霜霜:我自己生产完以后自己就可以上网厅申领,只要填一个表格,不需要跑,很方便很便利,也很暖心。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单位平均工资越高,生育津贴则越高。 国家医保局介绍,我国已精简生育保险的经办流程,享受待遇不再需要提供准生证、生育服务证、结婚证等附加材料。下一步,将推动更多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女职工本人,并试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 今年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普惠托育服务是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为缓解带娃难题,今年,全国将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为居民提供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 目前,全国已经有130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降低托育服务价格,让婴幼儿家庭“托得起”。沈阳市加速布局嵌入式社区普惠托育点,对托育机构的水、电、气和供热费用,执行居民生活价格。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处长 谢永辉:我们正在推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为已备案普惠托育机构发放运营补贴,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推动安心托育进社区、进用人单位。 沈阳市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提供育儿指导和保健服务,推动“医、养、教”融合发展。 沈阳市某托育中心推拿师 王红:我们将望闻问切纳入到日常照护,每个入托宝宝我们都会建立,婴幼儿健康指标测查档案,通过面诊和舌诊等来定制调理方案,我们还会教家长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让中医护从机构延伸到家庭。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学龄人口有所下降,但三岁以下婴幼儿入托需求大幅增加。四川省开江县实行幼儿教育与托育服务融合发展,在有富裕学位的公立幼儿园开设托班。城北幼儿园过去只招收3到6岁的孩子,随着入园适龄幼儿的减少,出现了闲置教室和幼儿教师。幼儿园对照托育机构标准,对桌子、洗手池、卫生间以及室外活动空间进行了改造,采购了符合托班需求的专用教具、玩具。 开江县城北幼儿园园长 刘道芳:比如我们打造的感统训练室专为托班宝宝设计的,室内的平衡木桥能有效锻炼他们的大脑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家长 刘京玮:孩子在托班里学会了自主吃饭、上厕所、穿衣服,我们非常满意。 责编:伍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昨天 22:53
昨天 21:56
昨天 20:38
昨天 20:36
昨天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