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天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其中有不少是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设置的新专业,它们是学什么的?有哪些应用和就业场景? AI时代 这些新专业你想报考吗? “蛟龙”号如何下潜到深海,但不触碰黑暗海底的礁石?汽车如何自主规避障碍?武汉大学今年新开设的“时空信息工程”专业能解开疑惑。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 李星星:“时空信息工程”是空天科技、电子信息、测绘遥感跟卫星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一个深度的耦合,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应用领域非常广,比如说探火星、探月、深海资源探测、大型救灾,跟我们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比如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都需要很强的实时时空智能的服务。 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正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多类型、跨层级的时空应用场景与服务不断涌现,有望催生多个万亿级产业。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 李星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像中国航天、中国电科、中国星网、华为、小米、大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急切需要这种跟时空信息相关的人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一个新型药物分子设计筛选所需的时间,能从过去的3~5年缩短到20多天,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新开设的“智能分子工程专业 ”就是在做这件事。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张文珍:原先设计分子,可能纯靠经验把它设计出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现在有了AI工具赋能,会非常高效、更加精准。 据介绍,预计2025年后,我国精细合成品支撑的高新领域产值将突破数万亿规模,这一专业的开设正是为了更好满足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高端人才的需求。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张文珍:这个新专业,会加强数理、计算机科学、智能制造、化学化工基础。从大一开始就有专门的导师,在顶尖科学家团队的实验室里开展科研训练,走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可能更适合在智能时代对新物质创造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面向“一老一小” 新专业面向民生急需 今年,教育部在增设本科新专业时,特别考虑到民生急需,在南昌大学等三所高校增设了“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两所高校增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守护“朝夕美好”。 今年,南昌大学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将整合临床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等资源,新增“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在今年高考中首次招生,预计招收30人左右。 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委员 李菲:顺应我们国家的老龄化健康的需求,既懂临床医学、又懂管理,这一类的人才目前还是比较匮乏的。 南昌大学教务处处长 范杰平:我们有江西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也有人类衰老研究所,有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护理学院,这些学院相关的一些学科,里面的人才、平台都能为这个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除南昌大学外,宁夏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也将增设“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而聚焦0-3岁婴幼儿托育领域的新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将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开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校长 李明军:它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具备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喂养、运动健康、回应性照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婴幼儿环境创设、游戏设计、婴幼儿观察评价、疾病预防处理、家庭教育指导等专业能力,其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占30%以上。 “艺术+”新专业里的新机遇 近年来,艺术学专业凭借充满创造力和美感的优势,正与医学、科技等多领域融合发展,开辟出多元的新机遇,在本轮专业调整中,就有这样一些“艺术+”新专业。 “舞蹈治疗”已经是一门新型的心理治疗学科,在许多医院的心理康复科,已经有了相关的治疗项目,这一人才需求也日渐增长。去年,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开启舞蹈治疗专业硕士招生。今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开设全国首个舞蹈治疗本科新专业。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 张强:通过科学的身体引导,帮助人们用肢体语言,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比如说我们通常会用即兴舞蹈,来帮助社交焦虑者打开身体,用呼吸律动来帮助抑郁症、孤独症等特殊患者来释放压抑,甚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镜像的练习,来改善亲子关系。 据了解,传统心理学偏重语言干预,但对许多患者而言,需要多元的视角,起到对身心的互相影响。这一全新的专业将舞蹈艺术与心理、医学等进行交叉融合,就业前景非常多元。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 张强:这个领域目前正在创造越来越多新兴的职业机会,可以在综合医院参与身心疾病的康复,能够为普通学校设计情绪管理的舞动课,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发展社交能力 ,在社区康养机构延缓老年人的认知退化。 如今,无论是灯光音效多媒体的数字化控制,还是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的智能化管理,抑或是虚拟人物与真人结合的沉浸式演出,元宇宙、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演艺行业的全产业全流程。 应文旅产业升级与数字时代新需求,上海戏剧学院今年新增了“数字演艺设计”本科新专业,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融入戏剧艺术教育,培养“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黄昌勇:以我们学校比较强的舞台美术设计出发,涉及我们的电影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是完全交叉的培养模式。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的舞台美术系的课程,更加强调专业的数字化的技术,注重工科计算数智、人工智能方面的素养和要求。新专业会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对各种新型的演绎,甚至是未来还没看到的演绎,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王波涛 贾铁生 李志 杨滢) 责编:兰宇琪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半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