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海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有关情况。证券时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和数据价值充分实现,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截至今年4月21日,上海已有243个数据产品实现许可收益20.66亿元;161个数据产品在各交易机构挂牌交易,交易总额33.53亿元。已登记的数据产品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产品占比约60%。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表示,为健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上海去年7月成立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组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专家库,支撑专利侵权判定咨询等工作。 243个数据产品实现许可收益逾20亿元 芮文彪介绍,上海聚焦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目标,先后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评审表彰办法、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高标准推进浦东新区、徐汇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试点,出台规范性文件,对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进行实质性审查。 截至今年4月21日,上海共受理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申请409件,发证289件。其中,有243个数据产品实现许可收益20.66亿元;161个数据产品在各交易机构挂牌交易,交易总额33.53亿元。 “上海还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存量专利盘点盘活工作。”芮文彪表示,目前已累计盘点专利6.8万件,其中4.3万余件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专利7600余件。130件专利产品获得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 以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芮文彪表示,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产业范围进一步拓展,上海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式运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设立运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曹洁表示,近年来,上海法院致力于构建有利于侵权事实查明的证据审查机制、有利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损害赔偿机制、有利于纠纷及时有效解决的案件裁判机制。 “去年共审结侵害发明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技术领域侵权纠纷案件5272件。” 曹洁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恶意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去年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总金额1.1亿余元,同比增长132%。” 依法保护AI领域专利权人合法权益 今年的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去年7月,上海即成立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组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专家库,支撑专利侵权判定咨询等工作,针对性强化了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 芮文彪表示,上海还拓展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IPC分类号,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通过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加快专利授权。发挥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效率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程序简便的特点,依法高效保护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试点,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和数据价值充分实现,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透露,已登记的数据产品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产品占比约60%。 前沿研讨方面,上海依托行业专家力量,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热点、前沿问题研究,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企业专项调研,聚焦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知识产权归属及侵权责任界定、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深化研讨。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指导发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专委会等作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芮文彪表示。 发挥典型案例的宣传和指导作用 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宣传和指导作用,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产生了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于4月22日正式向社会进行发布。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十大案例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涉案金额较高。比如,汕头市某科技公司、陈某某等人侵犯乐高拼装积木玩具著作权罪案,被告非法经营数额高达11亿元,最终两名主犯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和八年,涉案单位被处罚金6亿元,这也是全国涉案标的最大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件。 二是警示作用较强。比如,徐某某诉陈某某及电商平台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有力震慑了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范某某制售假冒茅台“特供酒”系列案,检察机关追踪制假售假产业链并进行源头打击,有效整治了市场乱象。 三是平等保护中外企业合法权益。比如,上海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侵犯劳斯莱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商业混淆系列案,有效保护外资企业在沪合法权益。上海海关查获出口太阳能板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有力维护了“中国制造”国际声誉。 此外,上海法院围绕商业秘密保护、技术创新成果权属认定等重点领域,以及电子游戏等新兴产业,也发布了专项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对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和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引作用。据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还将于4月23日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涉及核能发电、医疗器械、互联网软件、芯片、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 校对:祝甜婷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