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精矿市场承压:供应紧张与冶炼扩张的双重挑战 4月17日消息: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清洁铜精矿加工精炼费用(TC/RC)预计持续承压,延续第一季度现货市场历史低点趋势。标普全球数据显示,4月4日中国到岸TC/RC分别为每吨负29.10美元和每磅负2.91美分,较2024年底大幅下跌。供应紧张、冶炼产能扩张及贸易壁垒共同推高市场压力。本文分析供需失衡的驱动因素、行业应对策略及对全球铜市场的潜在影响,探讨中国铜产业在复杂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 供应紧张与外部制约 铜精矿供应紧张是TC/RC承压的核心原因。印尼格拉斯伯格铜矿因出口审批延迟至3月17日,自2024年12月起供应受限,全球精矿市场雪上加霜。中国对美商品加征反关税进一步限制美国铜精矿和废料进口,加剧供应短缺。黑海地区动荡和智利矿业罢工风险(2024年多次发生)可能进一步收紧全球供应。国内矿石质量下降和长期合同履行率低迫使冶炼厂依赖现货市场,低库存叠加延迟出口推高第一季度亚洲货源需求,现货交易量达160万吨,同比增长33%。生产商与贸易商直接交易量增至998,000吨,环比增长19.7%,反映市场对高品位精矿的迫切需求。然而,第二季度现货流动性预计放缓,因中小冶炼厂转向废料、粗铜或减产以应对利润压缩。 需求扩张与冶炼困境 中国铜陵有色3月投产50万吨新冶炼厂,印度阿达尼计划第二季度启动40万吨冶炼厂,显著增加精矿需求。同期,菲律宾Pasar铜矿进入维护、智利Altonorte因技术问题停产,中国中小冶炼厂因精矿短缺减少高炉使用量,凸显供应瓶颈对产量的制约。海关数据显示,1-2月中国铜精矿进口470万吨,同比增长1.21%,阴极铜产量230万吨,同比增长3.7%。冶炼厂被迫增加国产精矿、废料和粗铜使用,但高杂质材料需与清洁精矿混合,推高对高品位货源需求。硫酸价格上涨和套利窗口不确定性进一步压缩利润,迫使冶炼厂重新规划第二季度生产目标。 阴极溢价与市场动态 中国阴极铜进口溢价在第二季度获支撑,4月7日达100美元/吨,创一年新高,较去年底上涨40美元。COMEX-LME套利价差超1000美元/吨,卖家优先将货运往美国,导致亚洲供应减少,买家面临发货延迟。尽管美国免除铜互惠关税,市场仍预期政策变动。1-2月中国铜进口下降1.8%,智利供应骤降41.6%,刚果供应增加弥补缺口。标普全球分析师帕特里夏?巴雷托指出,贸易紧张、美元走弱和美国库存需求将维持铜价波动,短期内市场紧俏加剧。 深入分析与展望 中国铜精矿市场承压反映了全球供需失衡与地缘经济博弈的交织。供应端,印尼出口延迟和美国货源受限暴露全球铜精矿供应链的脆弱性,未来需关注智利和秘鲁等主要产区的生产稳定性。需求端,冶炼产能扩张与精矿短缺的矛盾短期难解,中小冶炼厂减产可能缓解TC/RC压力,但阴极铜产量受限将推高下游成本。贸易壁垒(美中关税战)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中国需多元化进口来源,如刚果和澳大利亚,以降低风险。 从产业角度,清洁精矿短缺凸显技术升级需求,冶炼厂需优化高杂质原料处理能力,减少对高品位精矿依赖。长期看,铜价波动将受新能源需求(如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驱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需平衡国内生产与进口成本。政策层面,政府可能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支持冶炼业,但需警惕财政压力和环保约束。 结论 中国铜精矿TC/RC第二季度承压源于供应紧张、产能扩张和贸易壁垒,阴极溢价上升反映市场紧俏。短期内,冶炼厂需优化原料结构,政府应推动供应链多元化。长期看,技术进步和全球需求将决定铜价走势,中国需在动荡市场中寻求战略平衡。 |
4 小时前
4 小时前
昨天 22:47
昨天 22:46
昨天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