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4月14日从国新办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业内专家表示,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内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我国外贸顶压前行韧性不减,“含新量”也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今年我国外贸领域亮点频现。 “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2.9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达45.5万家,占同期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6.1%。”王令浚表示,同时,我国与传统市场的贸易保持较强韧性,对德国、西班牙、英国等进出口都实现较快增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增长7.1%,对中亚五国增长6.9%。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上述数据映射出我国外贸韧性不减,反映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位置。伴随着产品结构升级提质、供应链生产链深度参与,我国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外贸向“新”而行。 具体来看,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国潮新品不断推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占比不断走高,一季度继续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 在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同时,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传统产业凭借着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的优势,也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吕大良说,在消费品领域,国货潮品也不断涌现,在世界各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体育用品、对东南亚出口化妆品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下转第二版) |
昨天 21:21
昨天 21:20
昨天 21:01
昨天 21:00
昨天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