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杰克逊霍尔讲话全文:回顾疫情以来通胀历程、展望美联储政策 ...

以下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为周五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发言预先准备的标题为《回顾与展望》的演讲稿。

在新冠疫情来袭的四年半后,大流行病相关的最严重经济扭曲正在减轻。通胀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不再过热,而且形势也不像疫情前那么紧张。供应限制已回归正常。我们两项使命面临的风险平衡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目标一直是恢复物价稳定,同时保持劳动力市场强劲,避免失业率急剧上升——在过往通胀预期未得到良好锚定的降通胀时期,失业率急剧上升较为常见。虽然任务尚未完成,但我们已向着这一目标取得了很大进展。

今天,我将首先谈一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然后我将转而讨论大流行病爆发以来的经济事件,探讨通胀为何升至一代以来所未见的水平,以及在失业率保持低位的同时通胀率下降如此之多的原因。

近期政策展望

让我们先来看看当前的形势和近期的政策展望。

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通胀率都远高于我们2%的目标,劳动力市场状况极其紧张。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以适宜的方式降低通胀。在此之前,如今在世的美国人大多没有经历过持续一段时间的高通胀之痛。通胀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最无力支付食品、住房和交通等必需品成本上涨的人来说。高通胀引发的压力和不公感时至今日仍挥之不去。

限制性货币政策帮助恢复了总体供需之间的平衡,缓解了通胀压力,并确保通胀预期得到良好锚定。如今通胀显著更接近我们的目标,物价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了2.5%。继今年早些时候的停滞后,通胀恢复向2%的目标迈进之势。我对通胀率正在可持续地回归2%的信心增强了。

谈到就业问题,在新冠疫情之前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长期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能够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低失业率、高劳动参与率、种族间就业差距处于历史低位、通胀率稳定地处于低位、实际工资增长稳健,并且日益集中于低收入人群。

如今,劳动力市场已较之前的过热状态大幅降温。失业率逾一年前开始上升,目前位于4.3%——这按历史标准衡量仍处于低位,但较2023年初的水平高出几乎整整一个百分点。增长的大部分发生在过去六个月。到目前为止,失业率的上升并非是裁员增多的结果,尽管这是经济低迷时期的典型情况。相反,这主要反映了劳动力供应的大幅增加以及此前狂热招聘步伐的放缓。即便如此,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降温是显而易见的。就业增长依然稳健,但今年已经放缓。职位空缺已经下降,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区间。当前的招聘率和离职率都低于2018年和2019年常见的水平。名义工资涨幅已经放缓。总而言之,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不像2019年疫情爆发前那么紧张——当年的通胀率低于2%。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似乎不太可能成为通胀压力上升的根源。我们不寻求也不欢迎劳动力市场状况进一步降温。

总体而言,经济继续以稳健的步伐增长。但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通胀面临的上行风险已经减弱。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正如我们在上一份FOMC声明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关注双重使命面临的双向风险。

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来临。未来的方向很明确,降息的时机和步伐将取决于即将发布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以及风险的平衡。

在朝着价格稳定取得进一步进展的同时,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支撑强劲的劳动力市场。随着政策限制的适当放松,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经济将回归2%的通胀率,同时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目前的政策利率水平使我们有充足的空间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我们不愿见到的劳动力市场环境进一步走弱的风险。

通胀的升降

现在让我们谈谈通胀为何上升,以及通胀何以在失业率保持低位的同时大幅下降。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是进行讨论的好时机。当然,现在做出明确的评估还为时过早。很久以后,人们会对这一时期进行分析和辩论。

新冠疫情的到来迅速导致世界各地经济停摆。那是一个充满极端不确定性和严重下行风险的时期。正如危机时期经常发生的那样,美国人予以适应并进行创新。各国政府以超乎寻常的力度予以回应,尤其是美国国会一致通过了《新冠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保障(CARES)法案》。在美联储,我们前所未有地运用权力来稳定金融体系并帮助避免经济衰退。

在短暂经历了历史性的深度衰退之后,经济在2020年年中再次开始增长。随着经济长期严重下行的风险消退并重新开放,我们面临着重演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缓慢复苏的风险。

国会在2020年末和2021年初提供了大量额外财政支持。支出在2021年上半年强劲回升。持续的疫情塑造了经济回暖的模式。对新冠疫情挥之不去的担忧打压了线下服务方面的支出。但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刺激性政策、疫情带来的工作和休闲方式变化,以及与服务支出受限相关的额外储蓄都推动了商品消费支出的历史性飙升。

疫情也严重破坏了供应状况。疫情爆发之初,800万人离开劳动力市场,到2021年初劳动力规模仍比疫情前水平低400万。劳动力要到2023年年中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劳动力流失、国际贸易链动荡、需求构成和水平的变化等因素综合扰动了供应链。显然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截然不同。

下面聊聊通胀。通胀在2020年全年都低于目标水平,之后在2021年3月和4月飙升。通胀爆发之初范围较窄,并不广泛存在。汽车等供应短缺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我和我的同事一开始判断这些与疫情相关的因素不会持续存在,因此通胀的突然上升可能会相当快地过去,而不需要动用货币政策来应对。长话短说,我们判断通胀将是转瞬即逝的。长期以来的标准思维是,只要通胀预期保持良好锚定,央行就可以不必理会通胀的暂时上升。

多数主流分析师和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官员都同意“转瞬即逝”这个观点。普遍的预期是供应状况将相当快地改善,需求的快速复苏将持续下去,需求将从商品转向服务业,从而拉低通胀。

数据一度与暂时性假说相符。从2021年4月到9月核心通胀率的月度数据逐月下降,尽管进展慢于预期。正如我们的交流所反映的那样,支撑性证据在当年年中前后开始减弱。从10月开始,数据有力地反驳了暂时性假说。通胀上升,波及范围从商品扩大到服务业。很明显,高通胀不是暂时性的,如果通胀预期要保持良好锚定,就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回应。

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从11月开始进行政策转向。金融环境开始收紧。在逐步停止资产购买后,我们于2022年3月开始行动。

到2022年初,整体通胀率升破6%,核心通胀率高于5%。新的供给冲击出现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供应状况的改善以及需求从商品转向服务耗费的时间比预期长得多,部分原因是疫情浪潮进一步席卷美国,继续扰乱全球生产,包括中国新实施和继续实施的封控措施。

高通胀率是一种全球现象,反映了共同的经历,即商品需求快速增长、供应链紧张、劳动力市场吃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通胀的性质不同于197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当时,高通胀变得根深蒂固——这是我们全心全意要避免的结果。

到2022年年中,劳动力市场极度吃紧,就业人数较2021年年中增加了超过650万。随着对健康的担忧开始消退,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部分上因劳工重新加入市场而得到满足。但劳动力供应仍然受到限制,2022年夏季的劳动力参与率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从2022年3月到当年年底,职位空缺数量几乎是失业人数的两倍,这表明劳动力严重短缺。通胀率在2022年6月达到7.1%的峰值。

两年前在这个讲台上,我谈到解决通胀问题伴随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等阵痛。一些人认为通胀要得到控制,就需要经历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我当时表示,我们无条件致力于全面恢复物价稳定,并将坚持到任务完成为止。

FOMC毫不退缩地履行了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行动有力地展现出我们恢复价格稳定的承诺。我们在2022年将政策利率上调425基点,在2023年再度上调100基点。我们自2023年7月以来一直将政策利率维持在当前的限制性水平。

事实证明通胀在2022年夏季达到顶峰。通胀率从两年前的峰值回落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失业率较低。这是一个喜闻乐见、但在历史上不同寻常的结果。

何以在通胀率下降的同时,失业率却没有飙升至预估的自然失业率之上呢?

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扭曲以及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受到的严重冲击是高通胀的重要驱动因素,而这些因素的逆转是通胀下降的关键部分。这些因素的缓解花费了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但最终在随后的通胀下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限制性货币政策导致总需求缓和,叠加总供给的改善,推动通胀压力减轻,同时经济继续以健康的速度增长。由于劳动力需求也有所缓和,处于历史高位的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主要通过职位空缺的下降而恢复正常水平,与此同时没有发生大规模、颠覆性的裁员,这使得劳动力市场不再是通胀压力的来源。

再谈谈通胀预期的高度重要性。标准经济模型长期以来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将通胀预期锚定在我们的目标水平,那么当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处于平衡时,通胀将在无需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回归目标水平。模型是这么说的,但自2000年代以来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性并没有受到高通胀持续爆发的考验。当时通胀之锚能否稳住远未确定。对脱锚的担忧催生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通胀下降需要经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走弱。近期经验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锚定的通胀预期再加上央行的积极行动可以在无需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促进通胀下降。

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将通胀上升归因于过热且暂时扭曲的需求与受限的供给之间非同寻常的碰撞。

虽然研究人员采用的方法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我认为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共识,也就是将通胀上升的大部分归因于这种碰撞。总而言之,在疫情带来的扭曲得到缓解、我们努力遏制总需求,以及预期得到锚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胀正沿着似乎愈发可持续的道路迈向我们2%的目标。

只有在锚定通胀预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保持劳动力市场强劲的同时降低通胀。这反映出公众相信假以时日央行将令通胀回归2%。这种信心是在几十年间建立起来的,我们的行动也巩固了这种信心。

这是我对事件的评估。您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结论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事实证明疫情期间的经济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这个非常时期仍有很多值得了解的地方。我们关于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的声明强调了我们承诺通过每五年一次彻底的公开审查来评估我们的原则并做出适当调整。我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这一进程,届时我们将对批评观点和新想法持开放态度,同时保留我们框架的优势。

新冠疫情期间清晰暴露出我们知识的局限性,这令我们需要谦虚和质疑的精神,专注于从过去吸取教训,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当前的挑战。编辑/马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