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贸易融资模式 基于应收账款的金融工具,如信用证、保函等银行贸易融资工具,以及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汇票,均蕴含着债务支付请求权,本质上是债权表现形式。这些构成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石。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一,源于真实的贸易交易和随之产生的债权债务;其二,还款源于商品销售收益。具体资产类别涵盖信用证债权、票据收益权、保函债权和保理融资债权,而底层资产则统一为贸易应收账款这一债权形态。 信用证 信用证,全称Letter of Credit,是金融机构应买家请求,按照其指示向卖方出具的承诺文件,保证在特定期限内,只要满足既定条件,便会支付一定金额。这种支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核心地位,其运作遵循国际商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版)及《UCP600》规定。随着国内贸易结算需求的多元化,国内信用证应运而生,与国际信用证相似,成为国内贸易的一种主要支付手段,其操作流程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当前,我国国内信用证皆为不可撤消的跟单形式,即一旦开具,在有效期内未经所有相关方(开证银行、申请人和受益人)一致同意,银行无权修改或撤回。这一特性显著降低了信用证作为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风险。 信用证融资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以下是简化版的流程图描述:
专家点评 请注意,实际操作中可能涉及更多细节和环节,例如信用证可能包含不同的付款条款(如即期付款、承兑交单或延期付款),以及可能需要银行间的信用证确认和确认费等。此外,不同的银行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在进行信用证融资时,买卖双方和银行之间需要明确沟通,确保所有步骤符合相关规则和标准,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 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乃由出票人签发的金融工具,承诺在预设日期无条件支付固定金额予收款人或票据持有人。其主要分为两类:商业承兑汇票,由非银行付款人(即承兑人)确认支付;银行承兑汇票,则由银行自身承担承兑责任。 银行承兑汇票的开立及流转流程图可以归纳如下: 开立流程:
银行审核:
签订合同与缴纳保证金(如需要):
银行承兑:
汇票制作与交付:
流转流程:
贴现(可选):
到期提示付款:
承兑银行付款:
个人点评 请注意,这个流程图是一个简化的版本,实际操作中可能涉及更多的细节和步骤。每个银行的具体操作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前应与具体银行进行沟通确认。 另外,这个流程图主要基于一般的银行承兑汇票操作流程,并不涉及所有可能的复杂情况和变体。在实际业务中,还应考虑到法律法规、银行政策以及市场情况的变化。 未到期票据的贴现,作为传统融资手段,常由银行和商业票据服务商执行,他们在票面价值中扣除贴现利息后支付给持有人。金融机构则通过转贴现、再贴现或持有至到期的托收策略回收资金,为公司提供资金流。然而,这种模式易受金融机构季节性流动性变化影响,使融资方处于被动。票据资产证券化,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不仅扩大了企业的融资途径,更深度释放了票据及其基础权益的金融潜力,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活跃度。 保理 保付代理,即保理,是指在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背景下,卖方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后者随之提供包括融资、账款催收及信用风险管控在内的全面服务。国内保理业务主要由银行和商业保理公司运营。依据保理商对申请人的追索权状况,保理业务可分为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两种。在有追索权模式中,若应收账款未如期全额偿付,保理商有权依据合同,要求申请人回购账款并清偿剩余融资成本和相关费用。相反,无追索权模式下,保理商自行承受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对申请人通常无或仅有有限的追索权。目前,国内主导的保理业务类型为风险可控的国内有追索权贸易保理。 保理业务(Factoring)是一种金融服务,主要涉及应收账款的转让和融资。 以下是保理业务的一般流程图: 1. 出口商(卖方)与进口商(买方)签订销售合同 └─> 产生应收账款 2. 出口商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协议 ├─> 出口商提供客户信用评估资料 ├─> 保理商进行信用评估 ├─> 确定保理额度和费率 └─> 签署保理合同 3. 出口商发货并通知保理商 └─> 提供发货单据和发票 4. 保理商确认应收账款 ├─> 审核单据与合同匹配性 ├─> 通知进口商应收账款已转让给保理商 └─> 进口商确认债务 5. 保理商预付融资 ├─> 根据合同和保理额度,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 └─> 出口商收到预付款 6. 应收账款到期 ├─> 进口商向保理商支付应收账款 └─> 或者保理商进行催收 7. 保理商结算余额 ├─> 扣除预付款、费用和利息后,支付剩余款项给出口商 └─> 结束该笔保理业务 8. 风险管理 ├─> 保理商承担买方信用风险 ├─> 若买方未付款,保理商可能需承担损失 └─> 出口商可能需承担部分风险,如欺诈或虚假销售 9. 继续新的保理循环 ├─> 出口商继续销售,产生新的应收账款 └─> 重复以上流程 专家点评 这个流程图涵盖了保理业务的基本环节,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保理类型(如完全保理、无追索权保理等)、不同国家的法律要求、保理商的政策以及买卖双方的具体协议而有所不同。在进行保理业务时,出口商和保理商应详细讨论和明确所有条款。 保函 Letter of Guarantee (L/G) 是一种金融担保工具,由银行、保险公司、专业担保机构或个人应客户要求,出具的正式承诺书,承诺在收到符合保函条款的单据时付款。它旨在确保在申请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由担保人承担一定期限和金额内的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保函类型可分为融资性与非融资性:融资性保函涵盖融资担保、融资租赁担保、透支担保、延期付款担保等,主要用于金融信贷活动;而非融资性保函,如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进口付款担保,则在贸易和工程投标等商业活动中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保障,有效缓解申请人流动资金压力,促进贸易融资的顺畅进行。 保函业务流程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审批阶段:
出具阶段:
履约阶段:
个人点评 这个流程图简洁明了地展示了保函业务从申请到履约的全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各步骤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但总体流程保持一致。请注意,不同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具体操作可能略有差异,因此在办理保函业务时,应详细咨询并遵循相关机构的规定。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