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 姚亚楠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博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将控股)再向IPO发起冲击。近日,博将控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光大证券国际和德意志银行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去年6月,博将控股就曾递表冲刺港股“VC第一股”。今年1月,其上市申请材料显示“失效”。时隔一年之后,博将控股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与大多数VC/PE不同的是,博将控股重点服务对象是高净值人群,其投资者约有97.8%是个人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管理80只基金,管理规模为102亿元。 管理规模102亿元,整体内部收益率降至14.7%此次招股书主要更新了博将控股2023年的业绩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共管理80只基金,管理规模为102亿元人民币,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博将控股收入分别为2.15亿元、2.12亿元和1.55亿元人民币,相对应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0.99亿元、1.07亿元和0.44亿元人民币。 与大多数VC/PE不同,博将控股把高净值人群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博将控股外部基金投资者共有1500名,其中约97.8%是个人投资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其是中国第二大专注服务于高净值人群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据悉,博将控股在管基金分为多个基金系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基金实现了14.7%的整体内部收益率,低于2022年的18.7%。对此,博将控股解释称,是相关投资组合公司的公允价值下降。在这些基金系列里,创富系列表现突出,对应IRR、NIRR、MOIC、DPI、TVPI分别为18.6%、17.9%、3.1倍、77.2%和3.0倍。不过,包括创富系列在内的9个系列基金,尚无一实现DPI回1(DPI指的是现金回款除以投资金额的倍数,明确地指向LP拿到手的真金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