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 苗诗雨 每经编辑 裴健如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当地时间6月24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征询公众意见,决定是否要跟进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虽然加拿大方面暂未明确具体措施,但在目前美国和欧盟均已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组件加征关税的基础上,电动汽车组件(如电池)是否会成为加拿大方面加税目标,备受市场关注。 而从动力电池领域看,仅仅是欧洲市场,目前便有包括《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关键原材料法案》《净零工业法案》至少三份重要的法案及协议,对我国动力电池出口形成壁垒。海外市场接踵而至的多项限制和法规,使得电池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动力电池出海壁垒升级 根据上述报道,加拿大将于7月2日启动为期30天的磋商,就潜在的措施进行讨论,包括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进口附加税等。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加拿大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200%。 加拿大财政部在6月24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加拿大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欧盟,最近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进口关税。 据央视新闻,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关键矿产等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高到100%;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汽车20%、上汽集团38.1%;其他参与调查但未抽样的中国生产商21%。 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国际化之路亦受到严格的监管。此前,欧盟还发布了《新电池法案》,对电池护照、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电池标签和标志等细则进行了限制。 就在6月初,美国“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等多位美国众议院议员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的议案,要求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从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六家中国电池企业采购电池。而诸如欧盟《新电池法案》,现阶段部分法规仍在意见征集阶段,未来仍会逐步释放新设法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苗诗雨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