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制养猪,是为了激励,还是为了劝退?

来自: 互联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来源:中国畜牧业

  近日,养猪巨头牧原股份因为“承包制”登上舆论焦点。在普通人看来,不就换个法子养猪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热度?事实上,养猪还真是门大学问,核心是如何让猪吃得少长得快。

  在国内,上市猪企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即公司从事育种及仔猪生产,农户专注于育肥环节,以温氏为代表,另一种则是自繁自养模式,猪舍自己盖、猪自己生、猪自己养、猪自己卖,以牧原为代表。

  那么,在猪价“跌跌不休”的行业下行阶段,让员工承包养猪到底是为了激励,还是为了劝退?养猪企业为何施行“承包制”?“承包制”陷入舆论漩涡的背后之因有哪些?

  01

  有人薪酬翻倍

  周口牧原繁殖场3场的田秋灵,是该场试行养猪“承包制”的第一人。

  据田秋灵回忆,今年8月初的时候,繁殖场内部开始调研养殖技工谁愿意尝试一下养猪“承包制”。

  听场长大致一讲,田秋灵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承包制”给了自己这样有技术、有想法的人机会。

  她当即就报名,对场长张志伟说:“我可以”。

  田秋灵找到了同在养殖场的养殖技工朱同庆、张淼和窦建新,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实验舰队”,负责9个单元生猪养殖,看看“承包制”到底能不能让四人都拿高薪。

  “我给他们说了团队这个月要完成的几项养殖目标,问他们能不能干好,是不是愿意听话干好活。”田秋灵说,自己是有信心能干好,但试验承包养殖第一批次生猪时自己心里也有压力,怕技术差的成员做不好,让成员失望,自己带起队来分外用心。

  事实证明了田秋灵的选择:在第一个月,田秋灵团队承包批次的哺乳段生猪,21天矫正末重6.24千克,远高于之前的5.8千克,不仅如此,生猪存活率、养殖成本都有了明显变化。

  看到田秋灵团队业绩好、拿到的薪酬也高,引起了内部的羡慕:要知道田秋灵只是附近村子里45岁的农家女,她要是每月都赚三四万,那一年下来她能赚小40万元,这在周口市县城十里八乡都难找到她这么高收入的。

  周口西华牧原繁殖场15场也是最早探索尝试养猪“承包制”的一批养殖场,该场的养殖技工霍家乐参与了养猪“承包”。

  今年26岁的霍家乐其实在2021年才入职牧原,但他有着踏实肯干、目标明确的特质,在组合“承包”团队时,他将各有所长的养殖技工组合一起,团队有人擅长养殖,有人擅长接产猪仔,大家互相配合。

  霍家乐介绍,自己所负责的“承包”团队总共有四人,之前每人独自负责照看2个单元生猪,现在是4个人负责照看8个单元生猪。“承包”组合后,人均效率明显提升,养殖的各项指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目前综合指标情况,预计团队个人这个月薪能分别提高4000元到8000元不等。

  为何试行“承包”后,业绩会有明显变化?

  田秋灵认为提升了养殖能力偏弱的养殖技工技术。

  她举例说,在生猪哺乳阶段大家很担心小猪仔生病,有的养殖技工会把精力主要投入到照看小猪上,实际上应该提前预防,提前将精力投入到照看母猪上。

  霍家乐则认为,主要是该“承包”方式,提升了每个人的责任心,因为大家是责任的“责任人”和目标的“合伙人”。

  02

  承包制的背后

  在2018年之前,“公司+农户”模式是头部猪企的首选,然而非洲猪瘟的出现,让自繁自养模式迅速显现出优势。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表示,自繁自养模式,由于生产体系完全闭环,不经过二次运输,管理人员也不和外界接触,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非洲猪瘟前的2017年,温氏是行业老大,年出栏量为1900万头,牧原年出栏量仅为720万头。而到了2022年,牧原年出栏量增长至6100万头,而温氏为1790万头,牧原也得以反超温氏成为行业老大。

  更重要的是,自繁自养模式跑通以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力也更强。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朱增勇分析,从综合成本角度来说,自繁自养模式其实比“公司+农户”模式更低,因为少了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等一系列纵向合作成本,垂直管理的效率更高。

  过去三年,是猪价下跌的三年。

  自2021年初到2024年2月,除了2022年中和2023年下半年初,猪价曾有过短暂的反弹,其余时间都处在下行周期,远远超过历次猪周期的下跌时长。即便是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也没能提振价格。在传统的“金九”月份,生猪价格从17.1元跌至15.85元/公斤,月内猪价下跌7.31%。

  猪价下跌,对于消费者来说喜闻乐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则不然。

  钱越来越难赚,也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在过去几年行情好的时候,猪企纷纷举债扩张,牧原也不例外。截至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总负债1048亿元,高居行业榜首,同时资产负债率达60.06%。

  在冯永辉看来,过去猪价飞上天的时候,员工积极性确实不是问题,但在眼下,传统的KPI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了,因为随着猪价跌入谷底,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员工能分到的钱也少了。

  国金证券研报曾指出,在生猪养殖的盈利周期中,自繁自养的企业获得充足的利润,有利于公司加速扩张自己的养殖规模;而在猪肉价格低迷公司无法实现盈利时,公司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实现产能扩张的规划,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朱增勇看来,牧原此次试点,更重要的目的是降风险。“如果一个养殖企业体量太大,在周期下行阶段,一旦遭遇亏损,风险也会成倍放大。”

  冯永辉也持类似观点,“这一轮猪周期与过去二十年都不同,叠加了经济下行的因素,企业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03

  企业求变应保障员工权益

  在行业下行阶段,企业主动求变并非不可以,但问题在于员工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截然不同,承包模式下如何保障员工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牧原所说的“承包”的办法更像企业内部的分组责任管理,当前不少企业中会采用老带新、团队负责制等办法,这在管理学上并不是新事物,但牧原在如何让企业运转更加高效、高质的激励制度探索值得关注。

  作为一个有着14万名员工的企业,如何发掘出有才华、有干劲、有冲劲的优秀员工,带动更多员工进步和成长,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并在这个过程成就自身,是牧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我国当前走在要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但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牧原的内部承包与包产到户不同,因为员工和企业依然是同一个主体,而不是企业和农户两个主体,因此也就不存在包产到户的核心要素“产权独立”。

  盘和林进一步表示,其做法也是对某个批次采用新技术的员工能够因为超额产出而获得奖励,是鼓励内部员工针对不同批次的猪积极采用新技术的激励。“所以内部员工承包其实是一种企业管理上的激励,并不是产权为核心的承包制。”

  冯永辉指出,如果接下来猪价回升,那么问题不大,因为企业和员工都有钱赚,真正的挑战是价格持续下跌,击穿成本线。“核心是责权利要统一,员工在这个时候与企业共渡难关,未来等到行业好的时候企业一定要回馈员工。”

  正如对于网上关于“养猪承包制”汹涌而来的质疑声,在试行该制度的养殖场中很多员工们没时间关注。

  上述一位养殖场场长说得明白:“忙着赚钱,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啥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2024年3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调低到850万吨发布时间:2024-04-12
下一篇:
每日煤市要闻回顾(2023.10.19)发布时间:2024-04-04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