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对于有“锦官城”美称的成都而言,蜀锦蜀绣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从城市街巷的名称,寻常巷陌中的工作室,“十二月市”中的“锦市”,再到专属的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跨越千年时空,蜀锦蜀绣早已和这座城市深度绑定在一起。 鲜为人知的是,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的背后——是成立于2001年的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其品牌名为蜀江锦院。 一方面,这是一家拥有集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企业;另一方面,其下属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和蜀锦文化展示专业场馆。 怎样让已逾千年历史的蜀锦蜀绣“潮”起来?如何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产品?非遗文化企业又该如何“做大做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蜀江锦院总经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执行馆长杜予立,一起探讨细分赛道前景及相关产业趋势。 在情绪价值日益得到消费者青睐的今天,单纯从生产角度去考虑产品显然已经掉队。 “在把传统的蜀锦蜀绣工艺品升级为蜀锦蜀绣商务个人礼品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再升级为蜀锦蜀绣文化产业综合运营商。”在杜予立看来,与其光看“生产-需求”的生产端,不如换一面,从消费端入手,去顺应时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 在文旅深度融合带来的新消费场景的背景下,已经在蜀锦蜀绣产业上成为头部企业的蜀江锦院看到了机会。“我们讲的是小池大鱼——做1米宽,但是100米深的产业。它仍然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杜予立说。 用产品“拉满”情绪“市场需求”“整体需求”“精神需求”“情绪需求”“消费者需求”……在杜予立的讲述当中,“需求”二字是频繁出现的高频词。 在他看来,走过风风雨雨,成立已经23年的蜀江锦院,“永远顺应市场”与“永远洞察需求”是其成为在蜀锦蜀绣赛道上行稳致远的不二法门。 换句话说,当市场上大多数的企业还在讲述产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产品有多么精美的故事时,蜀江锦院却另辟蹊径,选择从消费的端口切入,去讲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新消费场景的打造。 其中,理解消费者以及市场的“情绪”成为关键一招。对于蜀锦蜀绣而言,涉及到的则是有型的产品,以及无形的情绪价值两面。 比如,以消费礼品形式推出的蜀锦蜀绣产品,究竟需要满足消费者什么样的需求? ![]() 熊猫·绿隰抱石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
13 分钟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