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首届链博会 共塑绿色可持续农业

来自: 互联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来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将受邀参加于3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设置包括绿色农业链在内的五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旨在建立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链博会上,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将展示美国大豆产业从种植源头到终端全供应链上的品质稳定性、生产可持续性及供应可靠性等诸多方面的解决方案。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展位效果图)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E1-B02

  大豆供应链

  大豆供应链上的主要环节包括大豆农民、买家、压榨厂、贸易商、饲料加工厂和营养师等,他们对品质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在进行采购决策时的考量也并非完全相同。

  大豆农民

  注重品质均衡一致,包括尽量让大豆不含杂质。

  大豆买家和压榨厂

  关注最频繁的是可持续性、产品价值和供应的可靠性。

  大豆卖家和贸易商

  关注产品等相关的标准和价值,并将效率看做价值的一部分。

  饲料加工厂

  认为运输时效性代表着品质,也看重营养价值、均衡一致的品质和可持续性。

  营养师

  注重均衡一致的品质和大豆的营养成分。

  可以看出,大豆的品质稳定性、生产可持续性和供应可靠性,是全供应链共同关注的重要因素。

  美国大豆产业深谙供应链的重要性,一直以来产业各方不懈努力,打造稳定可靠、具有可持续性的供应链,以此承载向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可持续大豆的愿景。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22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金额达到创纪录的4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5%,其中大豆占据了主要的出口份额。

  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不仅是中美大豆贸易发展的脉络,也是中美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在两国经贸关系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的基础。

  品质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相得益彰

  AG Commodities每周发布的美国大豆和巴西大豆出口质量对比报告中,两国的大豆品质有所差异。造成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收割条件。

  大多数巴西大豆生长在热带环境中,收割时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因此,这些大豆在收割时的含水量有可能高达25%。在储存过程中,水分高的大豆容易发霉、种皮破裂,温度稍高甚至可能发芽,对大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影响大豆品质。

  曾有研究指出,当运输过程中的装载设施内温度超过25℃时,大豆的水分必须低于13%才能保证进口过程的运输安全。而含水量很高的大豆很难烘干至这一标准。

  中国的买家在购买进口大豆时,甚至愿意支付溢价确保大豆具备更好的储存条件。

  中国大豆国家标准(GB 1352-2009)中,也将水分作为质量指标的强制要求之一,规定大豆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

  同时,如果烘干方法不够精确,就可能对大豆造成损伤。卖家会将损坏程度不同的大豆进行混合,以达到出口标准,从而影响大豆品质的均衡一致性。

  烘干过程还会消耗能源,从而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影响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大多数美国大豆农民在秋季收割大豆,此时的气候条件便于大豆在田间自然干燥,无需烘干。这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大豆的损坏,减少燃料使用,从而使产品更具有品质稳定性,碳足迹也更低。

  此外,美国大豆在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上也具有优势,对于稳定和可靠的供应更加有保障。

  加工过程中的价值

  对于压榨厂等产业链下游行业来说,采购更具性价比优势的原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他们选择美国大豆看重的是其更低的水分含量和更少的产品损伤。

  品质和稳定性是对下游行业盈利的支持。美国大豆的大小和颜色一致,更有利于加工。尽管成本较部分原产国高,但凭借其更佳的品质,美国大豆能够帮助下游行业企业减少浪费,物有所值。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议题,农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全球关注。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牵头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结果显示,全球农业和粮食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中,供应链已是二氧化碳头号排放源。

  从原料进口来源入手,选择生产过程中具有可持续性的大豆,无疑是大豆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环。

  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

  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是由第三方审核认证的、在全美范围内验证可持续大豆生产的综合体系,具有高度可靠性。该认证证书已实现可转让,帮助客户持续保持可持续大豆及大豆产品的采购记录,更好地追踪、践行、展示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畜禽养殖中的价值

  动物营养师关注大豆品质,旨在为畜禽养殖行业提供可靠、稳定的饲料来源。因此在评估豆粕质量时,其物理和化学特性、新鲜度、颜色、粒度等因素都需要加以考量。

  豆粕粒度的均匀性高,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率和增重率。有研究表明,与其它产地相比,来自美国的豆粕样品平均粒径为1,070μm,有84.1%介于理想范围。在关键物理参数的均匀性上,美国豆粕更具优势

  动物营养师在实际工作中对阿根廷、巴西、中国和美国的豆粕进行过比较。其中,使用美国大豆制成的豆粕能够帮助动物实现更佳的生产性能。通常在定制饲料配方时,营养师需制定饲料原料使用的安全范围系数,但由于美国大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则无需使用。

  结束语

  中国是全球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和消费国,大豆贸易也是中美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不断推进“双碳目标”,农业绿色发展成为产业的重中之重,中国市场上的饲料生产商、压榨商等下游大豆加工企业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

  美国大豆农民遵循负责任的耕作原则与实践,并将产品的可持续性价值通过供应链传递延续,从源头上确保了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也使美国大豆产业更深入地融入中国农业产业链和食品供应链中,与中国市场合作伙伴携手,共塑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欢迎亲临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进出博览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展位(E1-B02)了解与交流美国大豆产业全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资讯 | 山西前2月规上企业产煤11.28亿吨 已建成智能化煤矿78座 ...发布时间:2024-04-05
下一篇:
2023豆闻快讯—十月版发布时间:2024-04-12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