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情绪升温的环境下,资金自然关注黄金。但往往受关注的资产,也会增加对弈性,带来更多、更大的波动。从微观角度来看,国际金价相对于避险情绪升温前的走势,波动幅度放大,振荡频率增加,投资者需要更强的盘面分析能力、更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应对。 波动幅度扩大,误判可能增加,事件不确定性、市场情绪不稳、仓位博弈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误判。当然,投资者因为个人操作带来的主观看法,受技术分析影响,同样可能带来操作失误。 ![]() 例如,个人受市场消息干扰,认为事件必定往某个极端结果发展;或者因为个人操作,所以只在盘面中寻找支持个人看法的佐证,忽视了其他信息;又或者从技术形态的暗示中,认为价格必定往某个方向及价位发展,忽视导致失败的反向信息等,这些在波动幅度扩大的情况下是投资者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这类误判主要来自投资者本身,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潜在回报波动幅度放大,谨记“风险与回报成正比”,放下个人执着,在资金上有更充足的准备,同时每一刻必须顺应市场变化操作,不能抱有任何没有依据的幻想,在做好止损之余,更需要严守操作纪律。 当然,成功不只需要心理配合,更要有对的方法。笔者先分享波动幅度放大下的止损须知。 首先,入市先关注风险成本比例是基本原则,除了止损成本考量,止损与潜在盈利距离比例是否合理尤为重要,一般而言,一比二是起步点。但大部分的新手只关注盈利目标,而忽视止损目标,更不应该的是,一些人或者受不愉快经历影响,发生过判断方向准确,但却被扫损离场的情况,而对止损感到愤怒,甚至忽视止损。 这类不愉快体验,相信每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有经历,成功投资者要跨过负面情绪,并通过复盘总结经验得失。 被扫损不一定是市场问题,也不一定是止损距离问题,与投资者对市场盘面结构是否有清晰的了解、入市时间的选择及制定合适止损距离的原则有关。 如果操作者抱着固定止损距离及“自由驾驶”的心态持仓,或者以绝对技术参数设定强制止损,这样操作者基本上忽视了市场节奏,也忽视了资金带动下情绪放大的结果。 例如,即使预判避险情绪升温,或者预判某重大事件可能带来某个方向的波动幅度,但入市时忽视近期落差问题,自然是操作错判。好比憧憬周末去国外旅行,担心空中事故购买了旅游保险,但却忽视了驾车出门时的路况安全问题。 明明是需要等待确认或进行整理的情况,却抱着放大止损准备金,追求博弈目标而冲动入市,本身就是操作错误。止损是必须的,被扫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策略合理,价格短时间下挫的假象造成的扫损,也暗示新的方向和机会,操作除了理性,还需要耐性和持续性。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南,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编辑|焦扬 版式|焦扬 视觉|张宗伟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