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芽尖朝上摆,覆土厚度8到10厘米正好,这样既能防冻又能保墒!”10月下旬,霜降节气刚过,湖南省中方县袁家镇桂花村的龙牙百合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趁着土壤墒情适宜,忙着翻耕、选种、定植,田间地头一派抢种“黄金窗口期”的繁忙景象。 
 农户们正在种百合(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中方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仅提供优质种球,还全程开展技术培训,从源头上保障品质。据了解,该模式通过优先安排脱贫户务工、村集体入股分红等机制,已带动当地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前五年每年还能为帮扶村带来不低于4万元的保底收益。“主要就是施肥、挖地垄、除草,做得多有上万块钱,做的少也有五六千块钱。”农户田玉爱说道。 为推动百合产业提质,中方县不仅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还依托产业园项目建成130亩示范基地,配备烘干机、色选机等加工设备,构建起“组培育苗—规模化种植—订单式回收—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今年采收的百合通过溯源直播销往全国,而眼下播下的种球,将在冬日土壤中积蓄力量,为明年1.27亿元的产值目标打下基础。 
 中方县袁家镇桂花村赏食同源的百合基地(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今年下半年,全县种植面积在3500亩左右,我们公司今年也增加了60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今年总共有380亩地。”湖南康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平安说,“这几年中药产业的发展,百合的市场需求按几何倍数在增长,我们现有的产能跟不上销售,所以我们计划建一个新的产业园,使用面积大概有20亩。” 据了解,1-9月,中方县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0.6万亩,新引进项目1个,全产业链完成综合产值2.85亿元,税收达152.96万元。 | 
 
                            6 小时前
6 小时前
6 小时前
6 小时前
7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