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年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发布,长沙市雨花区首次进入全国三十强,位列第24位,较2023年大幅提升31位。 雨花区紧抓“强省会”战略机遇,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12.3%;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52.87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稳居长沙市前列。 政策层面,雨花区出台《雨花区文化旅游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一心两带”全域旅游发展布局。2023年梳理25项重点文旅体项目,总投资约241亿元,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雨花区积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鼓励7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依托数字平台创新转化文学、影视、游戏等IP,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潇湘电影集团建设“电影+科技”展示馆,推进影视光学设备国产化;湖南联盛网络科技注册用户达8000万,中国动漫集团落地合作助力动漫产业;魅丽文化传媒深耕数字出版,长沙广电AI手语播报系统覆盖全国500家电视台,AI数字主播“诗远”赋能文旅服务。 “文化+创意”方面,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引进设计企业超200家,汇聚人才2000余人,年设计服务总产值超10亿元,年孵化成果4500余例,申报专利200余项,成为中部地区创新设计高地。 雨花区以场景重塑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产品。依托“花粉季”品牌,打造花雨汉服游园会、露营音乐会等活动,圭塘河街成功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十里圭塘”滨水休闲文旅项目由中建五局以超22亿元中标,将系统提升流域活力。 跳马绿心地区发展露营经济,走吧去野、隐山庄园等项目加快二期建设,冬斯港村形成“一个营地富裕一个村”的新模式。老厂区改造项目“华驿·飞碟营地”国庆假期吸引客流超10万人次,工业遗存变身为文艺消费空间。 站在全国三十强新起点,雨花区将继续深化“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双融合,擦亮历史、现代、红色文化三张名片,围绕“一芯两带”布局推进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花卉园艺博览园、“十里圭塘”、东塘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朝着全国影响力文化强区稳步迈进。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