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邓和明 李鼎军 郴州报道 清晨七点的湖南省嘉禾县行廊镇园区村,薄雾还没散尽,村卫生室的灯已经亮了。李艳红穿上白大褂,习惯性地翻开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1793名参保村民的健康档案,最新村级医保报销公示栏,刚添上昨天23条门诊报账记录。“这要是放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她指尖摩挲着纸页,想起了医保门诊改革前的日子。 改革前:诊室冷清清,村民犯难愁 2023年以前,李艳红的诊室常常一整天都见不到几个人。“不是村民没病,是不敢来。”她记得,那会儿村卫生室没纳入医保定点,村民来看个感冒,药费全得自己掏;真要是高血压、糖尿病犯了,宁愿多花路费往乡镇卫生院跑,也不愿在村里就诊。 有次她碰到村民李金祥蹲在村口叹气,一问才知道,老人的降压药快吃完了,儿女在外打工寄回的钱刚够糊口,舍不得花钱去买药。“那时候我手里攥着听诊器,却觉得帮不上啥忙。”李艳红说,最让她揪心的是高血压患者李平高,因为常用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没进基本药物目录,村卫生室没药,老人只能让家属从外地买药邮寄,不仅贵,还总断档。每次去随访,李艳红都要在他家门口徘徊半天,“怕他问起药的事,更怕看到他失望的眼神”。 改革中:春风吹进村,诊室焕新颜 2023年,医保门诊按人头付费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园区村。村卫生室全覆盖纳入医保定点,县医保局还送来了刷脸结算设备,李艳红的诊室一下子热闹起来,每天的医保门诊报销人次从原来的个位数,涨到了20多人。 “现在的日子好啊,李医生,我这高血压药吃得起了,在村里就买得到,医保报销了蛮多,价格也便宜了一半都不止。”如今,李金祥老人每次来拿药,都要跟李艳红念叨几句,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而最让李艳红难忘的,是去年10月的那天,她在重点保障特定清单目录里看到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赶紧列计划采购。药品送到卫生室的那一刻,她激动地拨通了李平高的电话,可连打四次都没人接。“我怕他不信,干脆拿着药送上门。”当李平高接过药,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时,李艳红的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刷脸结算的便利,更是解决了不少老人和小孩的就医难题。“买了居民医保,照下脸就能报账,太方便了。”村民雷小生第一次体验刷脸报销时,连连称赞。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村民,家人只需绑定医保亲情账户,就能代为刷脸支付。“以后再也不用为父亲看病忘带社保卡或身份证而烦恼了,还能随时查费用明细。”村民李玉红帮母亲刷脸结算后,特意跟李艳红道谢,话语里满是感激。 改革后:药足政策暖,百姓心放宽 随着改革推进,基层药品保障越来越充足。2023年,全县“两病”用药、感冒发烧常用药等25个品种89个品规纳入特定清单;2025年,特定清单进一步扩大到46个品种,特定清单药品全部是医保目录甲类、国家基本药品和集采药品,“两病”门诊平均报销比例也从58.06%提高到82.45%。 91岁的胡四良患高血压十多年,以前村卫生室不能报销,儿子每次去药店买药都要花不少钱,老人心疼儿女,服药总是断断续续。如今,降压药能全额报销,李艳红每次上门随访,都会把药一起送过去。“女崽啊!你比我的亲孙女还亲啊。”每次送药离开,老人都会拉着李艳红的手舍不得松开,眼眶里满是感动。 政策的温度,还让更多村民主动参保。村民李水足患帕金森病六年,以前得靠女儿从外地买药。2023年,李艳红上门宣讲医保政策,告诉她村卫生室就有药,还能报销。“她家之前好几年没买医保,就是觉得买了也用不上。”李艳红说,今年年初,李水足的儿子主动带着全家来买2025年居民医保,“他说现在在村里就能看病报销,这医保买得值!” 夕阳西下,李艳红整理好当天的报销台账,准备去给胡四良老人家送药。走在乡间小路上,她看着远处炊烟袅袅,心里满是踏实。“门诊按人头付费改革,改出了基层医疗的活力,也暖了百姓的心。”李艳红说,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她会继续当好“医保管家”,用自己的坚守,守护好村民的健康,让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人。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