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01 夯实底盘: 五年创纪录,水利“含金量”拉满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这五年,我国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我国已建成9.5万座水库,总库容超1万亿立方米,水库类型、数量及高坝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这五年,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9000亿立方米。我国建成全球服务人口最多的农村集中供水体系,“十四五”末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 目前,我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覆盖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全领域需求。 02 释放能量: 一滴水发六次电,清洁走廊点亮中国 10月17日,三峡集团发布最新数据: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这个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就是“十四五”期间建成的。 这条清洁能源走廊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跨越1800公里,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在推动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充分彰显了“一滴水发六次电”的核心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03 蓄能未来: 巨型水碗封顶在即,调水大动脉提速 眼下,重大水利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加快建设,其中廉江泵站高位水池即将迎来封顶。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廉江泵站的高位水池从高空看去就像一个巨型水碗,足足有四十多米高。再过两周多时间,它就要实现封顶,这也标志着项目将从结构施工转向设备安装。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迄今投资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利工程。工程计划于2031年通水运行,届时将连通沿线12座水库,惠及1800多万人。 从守住洪水底线 到点亮万家灯火 再到跨省调水润泽民生 中国水利体系正从 “工程建设”走向“系统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