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业务能力提升班上课现场。 编者按:清风扬正气,奋进正当时。邵阳市纪检监察系统忠实履职担当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县域勇于探索,紧扣重点创新实践,突出亮点打造品牌,推动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联合省、市主流媒体,推出纪检监察工作“一县一亮点”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邵阳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曾珍 通讯员 莫雪霈 李松英 邵阳报道 “在我们模拟的案例中,该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应该要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日前,邵阳县纪检监察队伍基础业务能力提升班上,县纪委监委分管审查调查工作的负责人以情景模拟教学,为乡镇(场)纪检监察干部授课。这堂生动课程的背后,是邵阳县深化片区协作机制、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实践缩影。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优化协作格局、拓展协作深度、夯实协作基础,以“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为核心,通过“靶向式”培训、“融合式”监督、“结对式”实训等形式,以县带乡、上下联动,全面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构建“五位一体”协作体系,破解资源瓶颈 为盘活基层有限的监督执纪资源,邵阳县纪委监委遵循“相近结合、优势互补、便于协作”原则,对全县监督力量进行系统性重组:将21个乡镇(场)、10个派驻纪检组、10个纪检监察室划分为2大战区、9个片区作战单元,构建“副书记+常委(委员)+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场)纪委”五位一体协作体系。 该体系将日常监督、专项整治、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核心工作“打包入片”,形成人员、监督、案件、审理、学习“五联动”格局。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壁垒,从县直机关、乡镇(场)筛选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纪检、财务、法律专业人才,组建片区“人才库”,由片区按需调度,实现监督力量统筹最优化。 “片区协作让我们不再‘单打独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9个协作片区实行“统一调度、一体运行”,针对疑难信访开展会商研判、围绕复杂案件进行集中攻坚、结合正风肃纪推进交叉检查。2024年以来,各片区累计开展会商29次、联动监督23次,化解疑难信访11件、联办案件36件,有效破解了基层“办案力量不足、发现问题能力弱”的难题。 打通监督办案“全链条”,提升实战效能 “饮水工程的问题解决了,工资也拿到了,真是太感谢了!”今年3月,河伯乡群众反映当地饮水工程存在设计缺陷、施工滞后,且承建方拖欠近百名民工工资。乡纪委立即启动片区协作机制,第七片区迅速派出监督组,通过走访村民、探查水源点锁定问题症结,随后联动水利、公安、人社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推动问题整改:不仅铺设高压管道、修复灌溉渠道,还促成承建方兑付全部民工工资,实现“民生账”“民心账”双清零。 这一案例是邵阳县深化片区协作的生动体现。该县纪委监委树立“立足片区,不止片区”理念,推动“室组地”与巡察组、审计组深度联动,助力巡察(审计)组精准“靶向出击”,打通问题发现、移送办理、结果反馈的“全链条”,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 针对上级批示交办、涉及人员多、跨部门跨乡镇等疑难复杂案件,各片区分管领导带队蹲点指导,集中优势兵力向办案一线倾斜,放大协作聚合效应。2024年以来,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已指导10个乡镇查办疑难复杂案件15件,办案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 打造“实战型”干部队伍,筑牢协作根基 片区协作不仅是办案“加速键”,更是锻造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练兵场”。邵阳县纪委监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推出“菜单式”培训制度:由乡镇(场)纪委干部根据工作实际申报培训需求,委组织部统筹设置日常监督、信访处置、案件查办等课程,再由委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备课授课,形成“乡镇点单—机关派单—专家接单”的闭环,实现培训供需精准匹配。 “之前我对办案取证、定性量纪还把握不准,通过这次生动的模拟办案培训会,以后在监督办案上心里有底多了。”在近期的纪检监察队伍基础业务能力提升班上,一场“模拟办案大比武”让干部们收获满满。除集中培训外,片区内还常态化开展“以干代训”“以案代训”:由纪检监察室统一指导“组”“地”干部,抽调乡镇(场)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办案、巡察一线工作,通过共同研判线索、协作办理案件、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干部从“我懂”向“我会”转变,从“纸上谈兵”向“真操实练”跨越。2024年以来,委机关业务骨干已分批次对32名乡镇纪委新手开展“结对帮带”,基层干部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邵阳县纪委监委将持续优化片区协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协作效能,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让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更灵敏、监督质效更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