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业“超级引擎” 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湘潭揭牌 ...

c396c568a8d76b79765f5d75598566bb.jpg

揭牌仪式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7日湘潭讯(记者 凌雨晴 通讯员 王镱霏) 10月17日上午,在湘潭电化新能源材料研究院,随着红绸落下,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

这艘由行业巨头电化产投集团、湖南裕能、湘潭电化和吉利远程联手打造的“科研航母”正式启航。它的诞生,标志着湖南在火热的新能源材料赛道上落下了关键一子,将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核”动力。

破解产业瓶颈,“创新联合体”应运而生

在全球奔向“绿色低碳”的浪潮中,谁掌握了先进的能源材料,谁就握住了未来的钥匙。然而,“卡脖子”技术、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难题,仍制约着产业发展。

为破解这一困境,湖南献出大手笔——整合最强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研究院依托湘潭电化(全球领先的电解二氧化锰供应商)、湖南裕能(磷酸铁锂材料的行业龙头)和吉利远程(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新能源商用车企)的顶尖资源,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旨在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3b873eaa9faabd5bb58de6b3a3fc6f63.jpg

活动现场。

“湘潭链条”再升级,辐射带动效应可期

研究院的落户,对湘潭正全力冲刺超千亿级优势主导产业的新能源电池材料而言,犹如装上了“超级引擎”。

在上游,它将深耕锰基材料、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让“湘潭制造”的基石更稳固;在中游,其中试平台和测试中心,将成为新材料从“样品”到“产品”的“加速器”;在下游,结合吉利远程的商用车场景,新技术将得到最真实的检验,快速推向市场。

这意味着,湘潭以“锰资源”为起点的产业链,价值将倍增,并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与创新企业聚集,形成“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生动局面。

让科学家安心搞科研,让市场精准找技术

如何让科研不“纸上谈兵”,让成果不“束之高阁”?研究院亮出妙招——“董事会+技术委员会”双轨驱动,实现商业战略把控与专业技术判断分离。

同时,构建“龙头牵引、校所协同”的创新生态,并运用“专业项目经理人团队+复合型专家外脑团队”两大专业团队。

一边是懂技术、善管理的企业家和投资家,把握投资、运营等战略方向;另一边是技术专家、产业专家、企业专家等组成的“最强大脑”,评审技术路线。二者各司其职,确保每一项投入既瞄准科技前沿,也紧扣产业需求,让创新资源精准滴灌。

5bf0bb3a75a7c35b8f655d0b0b10bf63.jpg

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研究院已立下清晰的“军令状”:未来三年,将引入10至15个项目,创办或孵化3家企业,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申请超30项知识产权,并设立数亿元的产业基金。

这不仅是一个研究院的蓝图,更是整个湖南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宣言。它的能量将向外辐射,惠及无数中小微企业,共同托起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产业生态。

可以预见,随着这座研究院全面投入运营,湖南在新能源材料的全国乃至全球版图上,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一个以湘潭为重要支点的“中国新能源材料新高地”,正加速崛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